综合频道

在《蜘蛛侠》里跟蜘蛛侠一起看《蜘蛛侠》 – 《蜘蛛侠 平行宇宙》

方聿南

电脑版   2018-12-17 10:09  

我曾经憧憬跟人同看一本漫画的惬意,但没想过有机会跟蜘蛛侠一起,没想过是隔着一块动画银幕衔接次元,最没想过他竟然在看一本《蜘蛛侠》并学习……当一个蜘蛛侠?

 

上述差不多可以概括《蜘蛛侠:平行宇宙》的脑洞了,它以调侃和颠覆为己任,一个惊喜接着一个意外,不断让我想起看过的七八个蜘蛛侠版本,又不断让我陶醉在奇想天开中忘记它们的存在。

 

恶棍太多了,武器太强了,阴谋太大了,英雄只能组队。于是平行宇宙忽地打开,各路豪杰千里援驰,居然很巧的都是同一超能谱系。

 

新人要成长,老人要释怀,友谊要发展,牺牲要祭奠,好人要拯救,坏人要干掉,一切都在上天入地和捉对厮杀中得到圆满。

 

电影的视觉风格也跟情节脑洞一样绚烂,动画特有的活力,五彩缤纷的色块溢满每一个角落,让漫威那些真人电影显得像是冲奥斯卡而去的写实大片。

 

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在大银幕看了三次蜘蛛侠起源。他们无非都在印证一句西谚:谨慎许愿,小心愿望成真。

 

这次轮到了一个跟父母关系不太好,在精英学校表现平平,艺术家细胞得不到施展,还不爱系鞋带逼死个强迫症的少年。

 

现实回应了他“受够了让每个人失望”的牢骚,并且成千上万倍的放大。

 

他就那么被一只辐射蜘蛛点兵点将,就那么稀里糊涂误入了前辈战场,就那么触到了曾经让他目眩神迷的传奇,但他跟传奇本身还是有天壤之别。

 

不过平行宇宙已经打开,超能力总会跟超能力感应,一个人的丧亲之痛总会跟另一个人的相逢。

 

在一次次班门弄斧似的努力中,他总算领悟到自己缺少的部分,曾经怯场的高楼蹦极,原来是不得不补完的蜕变使命。

 

信仰之跃或许让人想起《刺客信条》,但其实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贯穿在所有的英雄故事当中,英雄的养成,从来不是看他有多大能耐。

 

放在这电影里,就是很朴素的逻辑:他们是职业的,我是业余的,但这事除了我谁也干不了,所以我必须也变成职业的。

 

不是什么飞檐走壁,不是什么隐身电击,不是什么撞墙不伤挨拳不死,而是这种责任感才让凡夫俗子变身蜘蛛侠。

 

这个故事跟前阵的《海王》讲了同一件事:仅仅拥有超能力不会成为英雄,愿意去做英雄做的事,才会。

 

分什么漫威DC呢,甚至分什么古今中外呢,激动人心的英雄之路,总是殊途同归。

 

这电影里有二维形态客串的斯坦·李,带着招牌的坏笑,一语双关地说,制服什么尺寸不要紧,到头来总会合身的。

 

我不知道这位仙逝大佬还有没有未公映的彩蛋,但这一部片、这一句,已经足够总结他留下的精神财富:

 

去相信传奇吧,迟早你会成为它的一部分,如果不在这个宇宙,那就在另一个时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