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这部记录了印度曲棍球辉煌史的电影真好看 结尾印度观众又起立了 – 《金牌》

绯色_神仙

电脑版   2018-11-29 00:05  

《金牌》讲述了一个名叫塔潘·达斯的领队,历尽千辛带领印度国家曲棍球队,在1948年夏季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故事,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首先得聊聊印度曲棍球。

 

众所周知,印度并不是一个体育大国,近三十年来他们一共在奥运会上只拿到了1块金牌、4枚银牌、8块铜牌,这与其庞大的人口和瞩目的经济发展是十分不相称的。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数目众多的吃素人口、国家对体育产业投入的不足,这两点在阿米尔·汗的卖座热片《摔跤吧!爸爸》里都提到过了。

 

还有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印度全民都痴迷板球。

 

据说,印度有7亿半的人口一年至少打4次板球,有高达85%的人关注板球赛事。板球是印度当之无愧的国球,印度板球队也是世界一流强队,可惜板球不是奥运项目,而印度对板球的过度关注,也阻碍了其它体育项目的发展。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印度曲棍球曾统治世界很多年。

 

从1928到1956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曾连续6次获得奥运会金牌,随后又在1964年和1980年两届奥运会上夺冠,堪称王者之师。

 

其中,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夺冠的印度男子曲棍球队,甚至被誉为“神一般的存在”。

 

 

 

因此,在片中当印度曲棍球明星运动员下车时,一旁有德国女球迷尖叫,应该不是印度人的意淫。

 

如今,印度曲棍球队已经没落了,再结合印度在其他体育项目上的乏善可陈,你能想象曲棍球在印度人心中会处于一种如何微妙的位置。

 

体育比赛一直都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好载体,在印度社会民族自豪感爆棚的当下,选择拍摄曲棍球的往日辉煌战绩,就和中国人回顾大唐盛世,差不多的意思了,你懂我也懂。

 

故事是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讲起,当时印度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正在积极寻求独立,希特勒却发表了不支持此举的演讲,惹得印度人民群情奋起。

 

比赛场成了最好的宣泄之地。

 

印度在决赛中遭遇了东道主德国队,显然印度人可以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从某种程度上报复一下德国。

 

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比赛过后,印度板球队如愿夺冠!就当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出一口恶气时,猛然意识到印度尚未独立,自己代表的依然是殖民国英国。

 

空旷的赛场上,“神一般的存在”的印度曲棍球队,只能站在英国人的国旗之下唱国歌,这种滋味真是难受极了!

 


 


主角塔潘·达斯作为领队,亲历了这一切。

 

这段经历不仅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尊,更让他意识到,印度人必须以独立的身份赢得一枚金牌,尤其是要在独立后的第一届奥运会赢得金牌,因为这证明了,没有英国人,印度人也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国家,反之则......

 

 


这一心愿直到1948年——印度独立后第二年——才得以实现。这期间,印度经历了著名的“印巴分治”。

 

导演Reema Kagti说,影片不仅仅是要重现1948年的这场胜利,还要着重描述印度历史中这关键的12年。

 

而个人认为,影片始终是围绕着曲棍球队在展开,历史部分只是浮光掠影罢了,但它却给了整个故事一个非常好的命题——团结。

 

印度独立前夕,塔潘·达斯在说服高层组建国家曲棍球队后,事情进行的很顺利,眼看着已经成队,“印巴分治”却导致许多穆斯林队员离开,去了巴基斯坦,球队瞬间分崩离析。

 

影片没有过多描述“印巴分治”中发生的惨烈悲剧,而是强调了这种分裂对印度实力上的削弱,而这恰如其分地映射在了塔潘·达斯的球队上,它从一个世界一流强队变成了几乎无法出战的残余部队。

 

企图坐收渔翁之利的英国人

 


这件事告诉人们:若不团结,便是虚弱。

 

事实上,印巴分治得以实施,关键不在于英国人有多坏,而正是在于印度内部的不合,让别人钻了空子。

 

随后的故事,便一直围绕着“团结”二字展开。

 

重新组建的队伍中,队员只知道自个儿训练,却不懂团队战术,效率低下;嫉妒塔潘·达斯才能的官员使坏,导致他失去带队权并取代其位,让整个队伍一度陷入混乱;两位球员因私人恩怨,互相争吵,无法配合;技术出色的明星球员,只想着自己多进球,从不传球给队员,让队伍缺乏多点进攻的灵活性。

 

 


这一系列导致球队受挫的事件,其实都反应了“不团结”,当然也都一一拧了回来,变成了“团结”,最终赢得了胜利。

 

比较戏剧性的是,印度队在决赛中遇到的正好是前殖民者英国队,真是冤家路窄。

 

不过,影片中,英国的存在感并不强烈,大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外部威胁的符号存在,而在整个故事中,印度人战胜的其实也不是英国人,而是自己的“不团结”,这很像是对“印巴分治”的一次回应。

 

“团结”主题的设定以及对英国的符号化处理,让这部颇具民族主义意味的电影,少了仇恨的色彩,多了自省的基调。

 

阿克谢·库马尔扮演了主角塔潘·达斯,虽然戏很多,但并不出彩,因为这个人物就像是片中的英国人一样,太像一个符号了,一个象征“团结”的符号,不够生动。尽管编剧为他设定了嗜酒的毛病和怕老婆的性格,但最后都是沦未无用的装饰,只是无故的拉长了片时。

 

 


相比较之下,阿米特·萨特扮演的明星球员倒是有点意思。

 

他是一个天赋型的选手,并且乐善好施、热情开朗,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于为自己的才能沾沾自喜,太急于表现自己,缺乏大局观和集体意识,因此教练一再不让他担任主力进攻的位置,搞得他非常茫然,心里的OS大概就是:哥这么优秀,居然不用哥?

 

 


是一个很有烟火气息的人物。

 

最后,他从喜欢单枪匹马进攻,到开始主动为队友传球的转变,也正好呼应了“团结”的主题。观感上,他比塔潘·达斯更像是一个传达主题的人物。

 

豆瓣上,有网友是在印度观看了这部电影,据说现场反响不错,结尾国歌响起,又全场起立了。(哎?我为什么要说“又”?)

 

 

有人说,中国的体育比印度强得多,为什么拍不出一部好的体育电影。

 

我只想说,如果中国人把体育电影拍成这样,票房会扑街的......

 

中国人也不团结,但强调团结却已经是个过时的话题了(尴尬),没人要看的。体育方面,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在真实的比赛场上找民族自豪感,而不是去影视剧里找。

 

唯一的出路就是拍成偶像剧了。


其实,前段时间鹿晗和关晓彤拍的《甜蜜暴击》,就是体育题材的偶像剧,看过之后,你就知道中国的偶像剧里真的只有偶像,其他什么也没有。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