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身陷沟渠,也要仰望星云 – 《老井》
Admire-talant
电脑版 2018-11-28 00:05
《老井》讲述的是为民族的未来负重砥砺前行的人。这里讲述不是英雄传奇,以个人的意志震撼世界,从而带来全民的崇拜。它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讲述的是如你如我如他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人民大众。这自然是在讴歌这一类的人物形象。
而影片也绝不是要隐晦的去表现作为这种民族希望的代表,这种体现着民族意志与精神的代表的人生活的群体中的人民群众是人人都能如此作为这种先进典型的存在。它直接指出的是,在这种普普通通的人民中却屹立着民族的脊梁与灵魂的存在的中间,恰恰是一大群的鄙陋,大面积的平庸和无耻。一个人不一样,先进典型,充满着洋溢着生命力,高尚的情感,神圣般的使命的,必须要经历所存在的阶级的菲薄。最大的悲哀在于,在这样的阶级里它显现他的神圣与美好,到头来他所服务的阶级要菲薄他,而他本身除了这丰沛的生命力高尚热烈的情感,神圣般的使命的之外一无所有。它对现实无能。他尽管有一颗如水晶般纯净剔透的心,可是呀,却对现实来讲却是完全没用。
因此,似乎在某一种程度上,这同一类型的影片在讲述好人受尽伤害,批判愚昧的国民性,透露出现实生活的荒诞之感时,就不能不透过这种荒诞去写这些好人存在的诡异。似乎在做某一类解构的尝试,渴望为这样的一群人找到出路。
但影片讲述的事实显然就是出走是毫无用处的。因为那些逃离老井村出去的人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或者背井离乡,离开祖先先辈生活过的故乡,抛弃这贫瘠无水的荒原,在他处找一个有水的桃花源。却是人被自然征服了,人没有骨气的逃掉了,人不能自强不息,而是任随命运的宰制。
这当然可以显见中国人的另一独特秉性。那就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于是,那好人就只能留下来,继续保持自己,哪怕不被理解,继续受到伤害,受尽菲薄。可现实呀传统文化却又要求将一种社会认同作为一个人实现自我的标准。一个人为着民族的苦难负重前行,到头来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反而要受到他所生活的他所热爱奉献的那一群人的菲薄。这样一个中国人,在奉献自己作为使命,并由此忽略了自我前进的可能,因此他就只能在一种怪诞而诡异的现实中,找不到寄托,无人理解,独自凋零老去。
影片却是有两个女人能够热爱理解着这样一个人——孙旺泉。德不孤,必有邻,他终将得到抚慰。天啊,这是多么大的男权意识啊。女性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理解男人,抚慰男人。对女性美好形象的不实描绘,终究因为它内容的定位的荒谬,导致它形式也一同混乱——又或者那只是一种对传统的女性形象的刻画而已,终究在今日现实的稀珍中,成了诡异。
它还有某种传统文化对自由恋爱的戕杀而去批判传统文化的痕迹。并由此对人物的懦弱行为表示了批判,并因而去赞颂不为任何东西所击倒的爱情。可既然爱情终究会在等待中失掉它自己的结果和原因,爱情的感觉也只能是一类动物性的迷恋,它是没有自身的内容与形式。既然它终究要在生活中失掉它自己,那么迷恋初味之美好,只能在一种时间与欲望的错位中,盲目的追逐中丧失理智,而再看不到其本身的危险之处。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