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的形式 – 《邪不压正》
Admire-talant
电脑版 2018-11-26 02:04
《邪不压正》在悲喜中的定位和倾向是模糊和诡异的。说它严肃,可它的表现形式却是那样的滑稽。说它滑稽,可它又明明显现出某种深重而严肃甚至是苦涩的态度。可以明白的这么说吧,它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悖反的,因为这种悖反,从而带来了某种去遮蔽的效果,从而可以看到在内容与形式的相衬的完美的在场的世界里所看不到的别样的风景。
风景是留给会看风景的眼睛而存在。去批判姜文《邪不压正》的世界里内容与形式的不相协调,倒不如去聚焦于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相冲突中,表层世界与深层世界对立冲撞所造成的别样的美感。
我们在表层世界里看到的是一幅人伦和睦,兄弟相亲,父子相亲,夫妻相亲的世界。为了不至于让观众干某种探秘寻微的废事,它将它的深层世界也显现在表面世界中,尽管只是某一类深层世界冰山一角式的显露,它的出现也同样造成了表面世界的不稳定和动荡。
这和片名《邪不压正》选择的原因是一致的。正是在这种表面世界的不稳定和动荡中,观众轻易的得到了那种人人戴着面具式的生活世界的图腾,人前兄弟,表面朋友。在一种撕破一切和谋求妥协圆融一切的两种冲动间不断来回摇摆,以言语的机智和调笑消解掉行为本身具有的锋芒。一切安安荣荣,郎情妾意,你侬我侬,情投意合。观众正是在这种表现的荒谬中得到一种奇异的对立的美感,以内容与形式的不相协调带来的滑稽与喜感中发笑,并进而因笑而品读到笑背后深层的苦涩。
自我抑制的力量越大,反弹的力量也就越大。当妥协已经无法内化成某种生命的本身的力量而只能依靠意志的不断告解和劝勉,意志的松懈带来的将是整个的世界的崩溃与瓦解。当假的世界逐渐建构好完成它本身的完美世界,因他不是某类城府极深的阴谋家,喜怒能不假与色,偶尔本真复萌,内在的生命冲动按捺不住,显露出来,他自身建构在别人眼里的世界就崩溃,毁灭。而重构世界就必须付出代价,因为怀疑已经彻底转变成不信任,而这时他便只能把自己的心掏出来赢得别人的信任。不然,在做各自应该做的正确的事的时候,鱼死网破他还心有不甘,因为目的还没达到。只能隐忍和妥协。因此在这种深层结构里,真实就等于失败。真实就等于要付出代价。偶尔李天然敢于表现他真的面目,他就等死一个爹。
影片在对女性的刻画上是小心翼翼的。因这种小心翼翼在表现与它另一面的男性世界的表现上而获得了美化。影片也自有某种“拥刘贬曹”的意味。是作者的本意如此,还是作者看到了现实世界里匮乏悖反的另一层匮乏和悖反呢?在《邪不压正》的语境里,他自然的更倾向于表现后者。原因至少是这样的他何必自找麻烦,大家相安无事,你侬我侬,郎情妾意,琴瑟相和不好么?
至于邪不压正,在表面的胜利中开心就好了,何必要去探索另一面呢?你开心,我开心,这样多棒!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