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并不好听的摇滚音乐电影 – 《缝纫机乐队》
老羊
电脑版 2018-11-22 18:04
影片看完第一观感:段子好笑,想法不错,但剧本不太行,这个后面再细讲。
关键的关键,电影里几首原创摇滚歌曲太水太平庸,感觉流水线上写出来的,这样的歌曲在大学生歌手大赛还能忽悠忽悠,上大银幕就有点磕碜了。
一部以“乐队”为电影片名,音乐为主线的电影,结果里面原创歌曲不好听,闪光点主要在搞笑甚至带点低俗的段子上,有点本末倒置。 对段子没偏见,看的时候有些段落照样在笑,但影片显然是在打情怀牌,太多不合时宜的笑声会冲淡主线。
结尾那首Beyond《不再犹豫》很赞,那是多少年前的经典了。但前面的剧情铺垫并不多,乔杉扮演的胡亮和大鹏扮演的经纪人程宫两条线里都没有突出他们对Beyond的热爱。
所以废墟上突然冒出一堆鼓手、吉他手集体演奏这首歌,给我的感觉有一些怪,而不是单纯的感动。 这里就涉及到剧本的问题了
电影里的集安是座摇滚城,很多人都会吉他和架子鼓,这在当下中国和过去的中国都不可能。如果是这样的“乌托邦”设定,那大家凭啥要认可乔杉的这支乐队,水平一定比集安其他民间高手厉害很多?
如果结尾能突然冒出这么多摇滚乐手,说明摇滚乐一直有雄厚的民间基础,吉他雕塑怎么可能轻易被拆掉。即使偷偷被拆掉,为何只有乔杉一人伤心欲绝,其他的乐手就不会伤心?电影画面也没给到。
类型片中讲究一个角色成长,建国(娜扎)、炸药(李鸿其)和杨双树(韩童生)刚挑选到乐队,就技术牛逼得要死,配合如此精妙,完全没有成长的空间。一上来就是高手,接下来怎么铺陈?
多数的乐队/励志电影,要么就是菜鸟变达人、小丑鸭变白天鹅的上升曲线(《初恋这首歌》《摇滚校园》《摇滚巨星》);要么就是曾经的高手堕落后再次崛起的曲线。 乐队里乔杉扮演的胡亮是唯一像菜鸟的,但他在片中的成长也不够。
大鹏也不是曾经的高手,整个人物设置就很奇怪,不太遵循类型片的规律。如果乐队一开始就高手云集,可以给他们设立一个乐队竞争对手,但剧本设立的对手是喜欢丁建国的富二代,最后那场打戏就很勉强,这么多人冲上去就不怕误伤了你心爱的丁建国?
再回头说说音乐和歌曲,原创歌曲亮点不足。如果电影里的歌曲全换成翻唱,选取1990年代到如今中国内地摇滚的经典,其实是个比较偷懒的选择,但故事就得重写了。
这几年国内流行乐坛/摇滚乐坛大环境一般,出彩的歌手、歌曲少之又少。之前有句话玩笑话是:摇滚不死、民谣不死、嘻哈不死,什么死了?难听死了。 版权保护不利、唱片工业遭遇线上狙击、急功近利的娱乐工业等等不利因素,让中国内地流行/摇滚音乐精品率变低,大鹏凭一己之力真的很难找到合适的配乐、创作人才。
这口锅不能让《缝纫机乐队》独自背
暂时想到这些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