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父亲欠债20万,儿子无法被知名大学录取,合理吗?
央视新闻
电脑版 2018-07-12 20:12
律师:“父母失信,子女无法就学”不具合法性和妥当性
为了让老赖不敢赖,建设诚信社会,有必要限制失信人的某些行为,但是让孩子受牵连,这样的做法是否妥当呢?对于“老赖”,是否有更好的惩治方式呢?来看法律问题专家岳屾山的解读。
“父母失信 子女无法就学”无规范性依据
饶先生无疑属于老赖,但对于“老赖”的惩戒也应当依法而行。当前,关于“父母失信,子女受限”的适用情形仅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2015年修订)第3条1款第7项的规定:“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同时,根据《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2016年)第3条第23项规定,上述措施应当由“由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实施”。
除了上述“高价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就读”情形之外,并不存在有“父母失信,子女受限”的规范性依据。因此,“父母失信,子女无法录取就学”的这种“连坐”、“株连”的做法,或许有非常不错的执行效果。但是,这种做法在当前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依据,学校也并非能够采取此措施的合法主体,并不具有合法性和妥当性。
编织严密惩戒网规制“老赖”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对老赖子女采取限制措施非常有效果。但从法律来看,则缺乏足够的依据。那么,是否有更好的惩戒方式来规制“老赖”、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此,一方面,从法律规范的制定层面,当前对失信人的惩戒主要规定在司法解释、联合备忘录等方面,可以考虑提升规范的位阶,在行政法规、法律等层面制定更为统一的文件,并考虑扩大对失信人的惩戒措施范围,增强限制性、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当前对失信人的惩戒措施,做好民法、行政法和刑法层面的配合衔接,编织严密的惩戒网。比如,对老赖的财产进行强制性执行。不久前,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对一老赖770㎡豪宅就采取了强制腾房行动,取得不错的效果。
新闻多看点NEWS MORE
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从2013年10月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23万例。2016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判处7590人拒执罪。迫于信用惩戒压力,全国280万失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了义务。
当前,对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可以采取以下惩戒措施:
招数一:处处受限
2016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印发,明确了对失信被执行人乘坐火车、飞机的限制。从2013年10月至今年6月30日,共限制1222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458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8万人。
招数二:曝光信息
通过多种媒介曝光失信人的信息。在济南火车站广场大屏幕上,24小时循环播放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而合肥市蜀山法院将40多名“老赖”送上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大屏幕进行曝光……除了大屏幕,在福建连城,手机朋友圈也成为精准推送“老赖”名单的曝光台。
招数三:失信彩铃
“莱州市人民法院友情提醒您,您拨打的机主已被山东省莱州市人民法院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
山东、河南、贵州等地方法院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为“老赖”定制“失信彩铃”。失信彩铃一经开通,使用者不能自行取消,只有定制开通法院给运营商出具相关手续后才能取消。任何人拨打失信被执行人的手机号码,就能听到这样的彩铃,以督促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招数四:联网查控
“执行难”,难在查人找物,不少老赖通过“跑路”、转移财产等方式与法院“躲猫猫”。而通过联网查控,法官足不出户轻点鼠标,便可冻结甚至扣划老赖存款。而通过网络司法拍卖,还能解决财产变现难题。从2017年3月网拍系统上线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网络拍卖量55.13万余次,成交额3779.48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16亿元。
招数五:追究刑责
在江西宜春靖安县,被执行人郭庆勇以点燃煤气罐、用头撞地自残等方式阻扰执行,结果被当地人民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2016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7590人,有效破解执行难问题,维护了司法权威。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