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粉如隔山 – 《神奇动物 格林德沃之罪》
evenc伊文西
电脑版 2018-11-20 22:08
如果说曾经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对观众存在一定门槛,那么“格林德沃之罪”则可以说几乎是把路人观众堵在了门外。
这是部完全粉丝向的电影,默认了观众熟读过七部鸿篇巨制的“哈利波特”小说,且看过第一部“神奇的动物”电影。没有任何铺垫与注释,就这么直截了当地延续上部展开故事,拉出一堆人物,扯出了一箩筐概念,唯独跟“神奇的动物”关系不太大。
更要命的是,这部电影自始至终也不是按照一部独立作品的要求在制作,所有起承转合叙事套路甚至违背了商业片固有规律。它更像一部承上启下的功能剧,或者说是铺垫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相爱相杀终极一战所做的漫长预告。
它的叙事节奏是如此松散,人物动机是如此苍白,即便小雀斑再怎么去细腻地表现纽特的内向与敏感,再怎么刻画他与蒂娜女士的微妙情感,这仍是部显得凌乱的电影。
也许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哈利波特”阅读或观影体验的人来说,看完电影最想问的就是:默默然到底是啥?
齐头帘男孩为什么被追杀?
邓布利多怎么这么傲娇?
傲罗又是干嘛的?
粉丝向电影当然也有它体贴的一面,比如茫茫多的彩蛋与背景延伸,让硬核观众可以仔细咀嚼,体会各种发现的乐趣。
在“哈利波特”中只是仓促一现的“先代大魔王”格林德沃,在新系列中血肉丰满,存在感一流(当然也有德普的魅力加成)。无论白发白眉异色瞳孔的外形,或是魅惑人心的优雅腹黑,都比没鼻孔的黑魔王拉风得多。
格林德沃与邓布利多暧昧不清的同性之情也变得更加具体直观,年轻美少年CP攻受兼备,他们的誓约成为了影响战役走向的关键。
伏地魔的爱宠也是魂器之一的大蛇纳吉尼,原来是血统被诅咒的东方美女,甚至还有着非常善良与温柔的一面,而扮演的韩国演员叫“金秀贤”。
纯血家族莱斯特兰奇,就是“哈利波特”中疯婆娘贝拉特里克斯所冠的姓氏。即使在食死徒中,贝拉特里克斯也算得上是个十足变态,她还杀死了小天狼星。贝拉特里克斯并不是莱斯特兰奇家族成员,她的姓氏来自丈夫——罗道夫斯•莱斯特兰奇,这个家族以纯种血统为傲,出过很多黑巫师。
在首部哈利波特中被提及的炼金师尼可•勒梅也现身于电影,他是魔法石的创造者,在电影中也表现得非常可爱与强大。
此外,还有老魔杖、厄里斯魔镜、门钥匙、熄灯器、夜骐、家养小精灵与魁地奇球队, 这样的小彩蛋在电影中无处不在,哈利波特的粉丝们自当甘之如饴。
电影的视觉效果也极佳,一些关于魔法世界的画面充满了想象力与视觉冲击力。
开篇既是一段汹涌的视觉冲浪,格林德沃雨夜逃脱的一段,无论气氛、节奏、画面还是音效都无可挑剔,整个段落一气呵成,让人屏息。
中国式神兽驺吾的设计颇有趣味,概念源自山海经,与猫的奇妙对应很有意思,又融合了华人舞狮的传统。
可惜电影后来无法继续保持开篇那样的紧凑节奏,反倒是陷入了各个角色自说自话的温吞当中。对默然者的追逐延续了神秘感,似乎也是所谓主线,但已经边缘化的克雷登斯显然无法牵扯更多关注,没人介意他是否黑化。毕竟主角是纽特,而格林德沃与邓布利多更加抢戏,克雷登斯在剧中连第二梯队都不算。
然后电影还要有爱情,还要有浪漫的误会,还有神兽卖萌,有莎士比亚式的家族悲剧与各种哈利波特世界的典故,左一下右一下,篇幅不短,却好像什么都没抓住。
格林德沃布局半天,最后也就是费心思把一堆人都骗去了公墓搞集会,再来了次巫师版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加剧了血统论巫师与魔法部的对立。
讲到这里,才想起,电影还有关于种族主义的寓言和毫不隐讳的隐喻,导演和JK显然并不满足于只拍一部奇幻片。
这么多要素,最后却成全不了一场可以支撑电影的高潮。作为整个大战役的一部分,电影仅仅只是将阴谋铺设完毕,让对立更加明确。没有正义的胜利,只见得好人们面对一个又一个亲友的离去而无能为力,可谓巨大失败,丧到极点。
只有那个融合了血誓的法器算是整部电影为数不多的安慰,而它甚至无关主线,只是小动物嗅嗅的无心之举而已。
无论如何,邓布利多大概率会打破盟誓,举起魔杖,去面对亦友亦敌的格林德沃。他们的未来早已写就,他们的命运我们了然于心,在这大张旗鼓的造势面前,我甚至没有一丝兴奋。只是担心着,如此出世腼腆的纽特先生,在这么多性格型男的环伺中,要怎么纯真无暇地把这个主角演下去。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