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两个俏公主》为中国女孩而战 国产动画人自信启航 – 《两个俏公主》
红衣人
电脑版 2018-10-26 14:17
国产电影《两个俏公主》为中国女孩而战 国产动画人自信启航
——为自己而活的easygirl背后的民族自卑心理和旧殖民文化
动画电影《两个俏公主》是一部完全由国产动画人制作出品的电影,这部作品所树立起来的公主形象和之前类似作品有很大不同。先说现实中,一说小公主,就是一个很正面褒奖的词汇,因为接下来紧跟着就会是公主病傍身之类的概念和印象。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公主要么期期艾艾,要么就是胡搅蛮缠,大家都知道的《还珠格格》宇宙基本上把这两种类型的公主都聚齐了。
说到《两个俏公主》里的两位公主突出于之前一贯的国产公主印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这部电影中,除了角色形象非常的欧美化之外,两个小公主的生活态度同样是励志形象示人——自信,独立,以善意的眼光面对世界,以勇敢的精神接受来自各方的挑战。这在角色和故事内核上的移植欧美化的审美和价值观的制作方式,确实令国内电影人的眼光一亮。回头想想,之前一贯的公主风深落窠臼太久。
先入为主的概念坑死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以影视作品举例。暑期上线的宫斗大戏《延禧攻略》一时间成为网络上下爆款制作,布衣出身的魏璎珞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每小集一小斗,三集一大斗,网络爽文式励志进阶方式点中了全民G点引发观看高潮。制作层面,跳出于正一贯式的阿宝色的莫兰迪色系养眼高级,布景唯美;情感层面,魏姐主角光环让人羡慕的牙疼,富察皇后比亲姐姐还亲,乾隆大猪蹄子又爱又恨直至爱得发狂失去理智,还有男神傅恒这个相伴一生的精神男友,这极大满足现实中多少怨女的恨爱而不得的空虚心态。
随后上线的同一段故事的《如懿传》就吃了一次大亏。这部剧同样制作精良,演员表演个个到位,但一直被拿来和《延禧攻略》处处比较。诸如,《如懿传》的价值观太过阴暗,没有《延禧攻略》的善恶有报那样让人舒服;《如懿传》反历史,睁着眼睛说瞎话,而忘了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本就是大历史背景下的演绎而已,等等诸如此说。总之,《如懿传》确实某些层面上吃了观众容易接受先入为主这一特点的大亏,处处被观众拿来和刚刚结局的《延禧攻略》进行对比。
先入为主的概念并不仅仅如此。丰台抢孩子事件网络爆发后,对事件定性的准确与否,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层面的如潮热议。但随着渠道信息的更详尽的发布,从原来的一边倒的指责,最终对办案工作人员达成了谅解,舆论风头实现了180度的大转弯。这也只是一次先入为主概念的个案,更多的被先入为主影响而做出判断,最后水落石出而疯狂打自己脸的事情,我们应该碰上很多。
影视作品如此,现实亦是如此。这部动画电影《两个俏公主》的出现,在角色和价值取向上同样会遇到这样那样陷入为主的概念的影响。角色层面还好说,现在不单是孩子们,就连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影视作品中的公主角色都是欧美为主,迪士尼是出产公主这方面的专家,西方式的公主形象早就先得人心。国产电影这个层面的借鉴也是值得肯定的。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两个小公主面对世界的看法和价值观上,勇敢,努力,自我实现精神,是在我们自己很多影视作品中的公主们所不具有的。其实这恰恰符合了当下真正女孩子生活态度和自我的精神,自己的生活方式由自己把握。活出自我的精彩,自然会有旁人看不惯,甚至还会被扣上这样那样的帽子,站在道德的高度横加鞭笞。
时下对活得自我的女孩,特别是随着国与国之间已经变得开放和流动化的今天,很多女孩有了更为开放的眼光,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情感上,而Easy girl 这个话题最近就开始有点甚嚣尘上。大抵是目前很多过于追求自我的女孩不负责任也好,追求个性解放,或者怀有成为金枝雀实现改变命运的想法,终日混迹外国人圈子里肉体相与。很明显,这个概念有个很强的预设立场。就是站在一个批判的指责的角度来对待这一现象,甚至很有男权主义、霸权主义的眼光,在接触到这一概念,或者接触到类似的人和事之后,被先入为主的概念所引领,而忽略了这一概念的出现背后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男女相欢,本就是个体行为。彼此的情感基础是否合适,物质基础是否贴合,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和旁人无关。但总有满口道德、身肩重任的道德至上者发表于己不痛不痒的棒杀之喝半路出刀。这就与某些人的心理,甚或说与某一群人的心理相关了。
不可否认,女性从人类诞生之初,就具有了男人所不能有的生育特点,承担着人种、种族、宗族的繁衍重任。所以在人类历史上,不管东西两方,黑白之间,都在绝大多数的时间段之内被男权至上的思维,控制着女性的婚配权和生育权。即便是进入到了文明社会占大多数的当下世界,这个思维还有其存在的空间和思维基础,特别是在民族间、文化间相激烈碰撞的时间。
随着世界的原来月扁平化,人群流动的常态化,我们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电视的实事报道、网络上的海外信息,接触到到俄罗斯工作的小伙娶得美娇娘,某国大使的女儿离家背井嫁给中国的小保安,非洲的选美小姐嫁给中国的乡村小伙住进村里的小楼房,等等不胜枚举。去年大火的《战狼2》里,吴京饰演的冷锋和外国女孩的情感故事,也让人觉得郎情妾意水到渠成。诚然,随着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了我们中国,也让更多的国外女孩子们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男人身上的责任感、乐观、积极的优良品格。但是,在某些人眼里,这样的很正常的两人相爱的故事,却成为了争气——娶洋妞,中国男人全世界都扬眉吐气。
这不是个案,在某些地域、某些人群中这种现象很普遍,特别是来自网络空间,这恰恰是长期的心理自卑造成的。在涉及到异域通婚这种情况时,绝大部分人都只有简单的两维概念,光荣和丢人。娶个国外老婆,光荣。和洋小伙勾三搭四,那就是不知羞耻。这种观念同民族历史和文明发展有很大关系,只能一点点调整。
Easy girl 这一概念的出现,也同样反映出旧殖民文化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着。针对我们所接触到的easy girl,很多的来自国外人群对身边的女孩们的称呼。诚然,他们所遇到的,接触到的,或者是在他们印象中存在“这样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感觉到中国来猎艳,或者交往华人女孩会很容易方便,召之即来,一别两宽。这种观点和一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殖民时期形成的观念毫无差别。
从美国的奴隶制时期,黑人女性除了作为劳动资料之外,同样是奴隶主个人的泄欲工具,白人对待这些来自古老非洲异族,自有一番高高在上的优势感,这在美国历史欧洲历史记载中俯拾皆是。殖民侵略时代的坚船利炮,更给了这些人奴役别国人种的高高在上的心理,理所当然的,西方男性把被殖民地的女性当作猎艳和奴役的对象,这已经植根入西方人群的民族心理之中,形成为殖民主义的特有的一部分。即便是百多年过去了,在世界已经发生改变的今天,依然有其存在的根基。
中国为了今天的发展建设,以一种开阔的态度,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和资金,社会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阶层的人也来到国内,这其中不乏仍抱有旧殖民文化的人存在。对他们来说,现在的中国还是百多年前的中国那样,会体验到一种仰望臣服的态度。这只能说,这类人群闭塞的太久,已经被更新的世界环境所远远抛诸脑后,全然不觉得自己早已是新时代的下里巴人了。旧殖民时代早已结束,但很多人仍然沉醉在盲目的虚无幻象中,不自知,或者恐惧醒来。
诚然,Social girl是一种社会问题,但不能把所有的跨国接触都一刀切,一棍子打倒,不能先入为主的对这种现象进行不理性的粗暴的鞭笞。而应该理性的分析探索出这种问题出现的深层次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背景,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中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观念的疏导,和行为的理性引导。
我们的电影都已经以自信开放的态度在学习优秀的文化元素了,动画电影《两个俏公主》里所讲述的勇敢的追求自我的精神,早已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为不同国别的人们所接受。而落实到现实中,问题为什么会这么多呢?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