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远方》 质朴无华的青春,润情无痕的励志 – 《我要去远方》
荆轲zhang
电脑版 2018-10-15 02:14
远方很远,它永远是未知的地方;远方又很近,它就在我们心灵中的某个角落。一部表现地震监测者青春与成长、坚持与守望的电影,竟用了《我要去远方》这个诗意化的片名,凸显的正是地震人对理想不忘初心的追求。所谓的心灵的远方,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一股精气神,做回真正的自己,选择坦然的生活,规划喜欢的人生。
作为一部弘扬主旋律的青春片,没有刻意拔高人物,放大角色光环,而是通过浓浓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地震人”有血有肉的一面。整个影片质朴得不能再质朴,真诚得不能再真诚。朴素的线性叙事,轻松舒缓的节奏,欢乐逗趣的情节,清新自然的画面,胜在对励志的积极呈现,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故事上的感动,还有灵魂上的净化与启迪。
故事里人物不多,但各个形象饱满。地处偏远山区的地震监测台,只有区区三个工作者。大学实习生杨凯大耍小聪明,迫不及待地要逃离这个地方,与人大玩斗智斗法,在短时间内实施十种不同的逃跑计划,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爬树被人看到,越墙遭狗拦截,好不容易走进深山还迷了路。他花样不断的出逃未遂,弄得自己囧况百出,大量笑点引来人哈哈一乐。
对小羊倌极力贬损,与女同事廖星互怼互黑,对老台长老安的关心毫不领情,杨凯是如此百无聊赖。女友电话传来的分手威胁,看似是杨凯要出逃的诱因,但陌生环境带来的迷茫与恐慌,才是他导致他想离开地震台的动机。老安用打赌的方式,以三个月期限为约定,暂时安抚了他那颗要走的心。于是,一个年轻人实现自我改变和成长的青春励志,在自然而然的生活点滴映衬下娓娓道来。而促成杨凯成长励志的,是两种状况的合力驱动。一是他对廖星的情愫,二是老余带来的影响。前者关乎爱情,后者关乎理想。行云流水间流露出人物间微妙的情感变化,角色精神世界也被细腻挖掘。
起初,杨凯与廖星互看两相厌。廖星认为杨凯是没有真才实学的懒虫,杨凯视廖星为毫无见识的村姑,彼此屡有言语冲突。随着工作中接触增多,两人感情升温、互生爱意。一起外出采集水样,同乘摩托驰骋山野,一同坠入老坑。可两人都是爱你在心口不开,遭遇好事多磨的波折。而廖星的经历也浮出水面。她本是学成归国的植物学家,父亲因地震中亡故,矢志搜集稀有植物标本,来完成亡父遗愿,把地震台当做自己栖息的家园。她坚强勇敢又脆弱敏感,对杨凯的情感,有着治愈内心伤痛的色彩。
相比于廖星,老安对杨凯的影响更大。这个老台长蜗居深山,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深深皱纹、深陷的双眼、显露他对地震监测不辞劳累的坚守。在鼾声如雷的梦话频频喊出儿子的乳名,彰显他因忠于职守,对家人亏欠的深深愧疚。他对杨凯总是饱含期许的眼光,显露着一种对自己工作后继有人的可望而不可求。在这个人物身上,充满了地震人勇于担当、坚守奉献的崇高信念,其敬业精神令人感佩。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