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远方的远,在荒原中盛开鲜花! – 《我要去远方》

赵猪

电脑版   2018-10-15 00:17  

诗人海子曾经先后在自己的两首诗歌中写到“远方”,在87年的《祖国》里说“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但是到了88年,他的另一首《远方》中,却说“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看似自相矛盾的两种说法,其实恰好代表了诗人对“远方”这个定义理解的升华。人人都在向往逃离现实,去往远方的理想世界,但是殊不知你的远方,很可能恰好是别人的现实,而不能坚守自己内心的人,在空间距离上无论多么遥远的远方,对于内心而言,仍旧是一无所有!这恰恰也是电影《我要去远方》想要探讨的问题!

《我要去远方》讲述的就是一个身处一无所有的远方,却怀念着遥远的不可归现实的青年,是怎样渐渐了解到,远方的远,其实就是坚持做一件自己真心想要去做的事情!虽然看上去说了一个很空泛、很哲学的故事,但是电影却很巧妙地跟地震人这个不为人知的行业,以及当下年轻人普遍存在的心态和情感问题做了结合,故事用逗趣的方式,用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思路和心态,讲述的却是有关于远方、理想这样人生观的重大话题,可以说是由浅入深,寓教于乐!

青年杨凯一如当下大多数的年轻人那样,好高骛远,贪图享乐,对实习所在的龙潭充满了怨念,一心只想逃离,回到他远在北京的女友身边。影片在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之所以选择到这里来实习的原因,或许是随波逐流,或许是最初也有着对远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当看到现实中的龙潭,也就是远方居然是如此艰苦的样子,他开始选择逃离。

逃离的过程很逗趣,编剧和导演设置了很多让他自食恶果的小桥段来表现他的浮躁心态,同时也体现出龙潭这个地方条件的艰苦。而老安还有廖星为什么能够安之若素呢?这就是在这段故事里,导演悄悄留下的伏笔。远方的远,在于从荒原中开出鲜花,从内心的坚定之中,求得内心的宁静。

当然,北京女友背叛这个桥段,稍微有些巧合,但却很现实,心灵无法共鸣的人肯定是无法在一起的。而这也给杨凯与欢喜冤家廖星之间留出了真正碰撞火花的最好机会。一直到这时,杨凯才开始思索,对于自身处境和未来道路的选择。远方近在咫尺,而自己的心却无处依存,在这种彷徨的青春期矛盾之中,廖星和老安的选择给出了他最好的启发。

影片对于地震人这份默默无闻的工作,有很深情的表现,其实不仅仅是这个职业,在当下,有许多职业其实都需要耐受寂寞,坚守自己内心的宁静,才能真正发现理想和诗意远方的定义。现实其实本就枯燥,唯一能够让我们坚守下去的,除了自己,没有别的更好办法!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