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我要去远方》 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样的人生你想过吗? – 《我要去远方》

蓝骨和尚

电脑版   2018-10-14 22:27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的纪录片《宗师之路》里曾说过:绝招就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在《我不是远方》的结尾处,主人公杨凯也说出了类似的话——“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在这个已经被浮躁吞没的时代里,也许这样的人生感悟可以消解掉你的焦虑。

虽然影片对杨凯这个人物的背景没有过多交代,但从他的桀骜和任性中可以窥见一二。他一定是家庭殷实的,甚至在家庭里一直被溺爱着,这也造就了他凡事只为自己着想,而忽略身边其他人感受的性格。以这样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可见主创们是看到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通病,企图用影片带给年轻人一定的思考。

就像初到龙潭的杨凯并没有打算融入这里,反而是想方设法的赶紧逃离,对自己做出的这个选择也并没有想着承担责任,而把这次的实习当成了逃离父母枷锁的避难地,难怪女朋友会说他幼稚。

可越是这样的人物,观众就会越期待他的成长。

其实影片自始至终贯穿的也就是成长这一个话题,杨凯无所畏惧是到龙潭还是虎穴,也无所谓是实习勘测地震还是边区支教,之于他的成长来说,意义都是一样的。

用实习作为切入,一方面可以突出杨凯这个大学生走出舒适区后的心境,另一方面也在映射对于龙潭地震监测台,杨凯是陌生且充满怀疑的,所以杨凯在前半段一直嚷嚷着自己只是个实习生,早晚要离开也是情理之中了。

从实习到决心留在这儿,成为一辈子只做好的一件事,杨凯所经历的是来自身心的双重淬炼。

他虽然身处偏远山区,却一直心心念念的惦记着北京的女友李丹,从好基友处得知女友另结新欢,他按捺不住要回北京的心,却在车站被迫与女友分手,自此一蹶不振,疯疯癫癫。这个已然二十出头马上要进入社会独当一面的年轻人,像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在爱情里翻了跟头。很难说杨凯是脆弱的,他只是还没长得足够强大而已。用台长老安的话来说就是,很多看起来般配的情侣并不一定真的适合,因为让他们在一起的原因只是般配。

失去了回北京的绝对理由后的杨凯,似乎可以静下心来看看龙潭的一切了。他试着跟“天敌”廖星一起勘测水质,一起给乡亲们上防震救灾的课,还被老安带到了小“博物馆”里,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地震监测仪器,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喜欢上这里了,观众也终于从这个男孩身上看到了些许的变化。

接受了当下的选择,认真的对待生活,让杨凯觉得周围的事物都变得有趣起来。老安做梦一直念叨的虎子原来是不愿接纳自己的儿子,但当他收到儿媳妇寄来的婚礼请柬时,还是打算主动打破父子间的隔阂。虽然心里也怕只是儿媳妇的一番好意,而非儿子本意,但他到了这个年纪,又何必那么较真呢。老安的往事似乎启迪了杨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而在上文中提到的“天敌”廖星——被杨凯口口声声嫌弃的村姑,没想到却是留学回来的海归。如此好的资质和学历,完全可以选择一个世界五百强,过着大多数人期许的精英生活,而她选择来到龙潭做地震勘测员,绝不仅仅只是好奇。杨凯在与之朝夕的交往中,也似乎感受到了这个女孩身上的真挚与善良,是一种可以勇敢选择人生道路的力量,这或许是让杨凯渐渐喜欢上的理由吧。

很难说杨凯在短短的几个月实习里成长了多少,也很难说他最终选择留下来做地震勘测员是不是一时冲动,但当你从这97分钟的故事里走出,反观自己时,却也能看到人生的另一种走向。

不如试着无视掉那些忽明忽暗的诱惑,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一直做一直收获,何尝不是人生的终极状态呢。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