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苏州河》 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 – 《苏州河》

墨青的烟

电脑版   2018-10-14 14:15  

看完《苏州河》,我想,除了娄烨,不会有人用如此低落而犹疑的语调谈论爱情。


失焦、游离,忽然又深深凝视的镜头,像是一个流亡的漫无目的的落魄诗人。这是娄烨,如此个性化又暧昧的表达。处在一个颠沛流离的时代交迭当中,很多传统的规则与价值观被冲击得支离破碎,似乎已经不再可信。在摄影机背后那个男人似是而非的叙述当中,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也已经不再清楚。似乎牡丹、美美,或是马达,都是他在昏沉的白炽灯下一个人类似意识流的呓语。迷幻的光影微醺一般,虚构的文本被无限解析,毋宁说是娄烨开的一个小玩笑,是对世俗创作最激烈的反叛。



一切的一切,或许只有摄影机背后的“我”是真实的,一个厌世的、消极的、渴求爱情又惧怕的人到处都是。这个时代,有谁真的相信会一直找到死的爱情?大多数人不过是像“我”一样,回到阳台,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也有很多像美美的,一开始故作透彻,对爱情的美好不屑一顾,可是终究也无法做到真的绝望啊。她仍然会窃窃地希望自己是马达一直找到死的那个她多好,甚至卑微地失去自我作他人的替身也好。像她这样骄傲的女子,爱情的希冀一旦燃起,就无法再满足于只做镜头里被他着迷烟花一样的美。她离开了,也许并非不知道颓丧的他不会再寻,可如果自己于他而言不过可有可无,不如不去拥有,尽管她爱他。

 

只是,他对她魅灵一样的美丽着迷也是真的,他说她关上门后生活就停止了也是真的,他反反复复看镜头里他眼中的她也是真的,这些都还不足以称为爱情吗?或许少的是爱情最重要的、自古就追寻的“唯一性”吧。

 



至于牡丹,如她的名字,是花中最尊贵最浓情的。她的天真烂漫,她对爱情飞蛾扑火般的投入,都是世间少有。最后,从牡丹在纵身跃下苏州河那一刻起,对于马达而言就是唯一的了。印象中爱情,始终是与死亡相关的。从对死亡的无畏中,我们看见爱情。只不过,在许多故事里一对恋人一同赴死,都是凄婉而令人感动的,而在娄烨这里,居然显得几分荒凉、令人不安,像是这样的爱情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存在,或者永远在世人眼中只是如同美人鱼是美丽而遥远的传说。多么可悲。

 

这也是我第一次被这个叫周迅的女人迷住。怎么可以有一个人像少女一样活泼而羞怯,同时又可以如同烟花女子一样妩媚而世俗?相同的是那双眼睛,那双当她凝视着你你就无法不相信她爱你的眼睛,以及憎恨、忧郁、兴奋……你可以在那双眼睛里发现所有的情绪。她有能力让你忘记这是一场戏,当马达开快摩托车的时候她按住安全帽笑得眼睛眯成线,被冷落之后她在一个雨夜逞强地微笑、主动地拥吻,还有谎言揭穿时她嘶声力竭喊出“我真便宜”的愤恨,完全就是一个人毫无保留去爱而坠入的天堂与地狱。



还有马达,他也只能是贾宏声,一个最终在现实生活找不到精神圣地而从楼上坠亡的男人。他的确在找寻一样东西一直到死,只不过那样东西不是爱情。在他毫无表情的脸上,你可以感觉到他的绝望、孤独与厌世。你甚至会惊讶他还会去爱别的人。可也真是这样,这个有点俊秀有点沧桑有点阴沉的男人具有神秘的吸引力。很容易爱上他,哪怕知道他没有很深地爱你。


值得庆幸的是,《苏州河》里马达真的爱牡丹,只是因为本身感觉就无法被确定,而他因为胆怯和虚荣着急地否定内心,如同很多高傲的少年,好像爱情是一种羞耻。虽然负疚和感激一样容易混淆爱情,但我愿意相信,马达最后执着的寻找,是出于对牡丹的爱情。毕竟只有在牡丹那里,马达才是唯一的,他才可以那么重要。

 

而现实中,他们也真正彼此爱过。真好。

 


无论时代怎么改变,多少观念被摒弃,有些东西还是值得相信的,多么不确定也好过否定。所有那些美好的东西,当然不只是爱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