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稻香村”之争谁“山寨”了谁?
江苏新闻广播
电脑版 2018-10-14 10:20
近日,“稻香村”商标之争引发关注。
10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判决裁定,北京稻香村停止在糕点包装上使用“稻香村”字样,并赔偿苏州稻香村经济损失115万元。而上个月,“北稻”还是维权的“胜利者”——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苏稻”停止在“粽子、月饼、糕点”等商品上使用包含“稻香村”的文字标识,并赔偿“北稻”3000万。
(图/视觉中国)
事实上,“苏稻”和“北稻”两家食品公司在“稻香村”商标上的争议由来已久,十多年来交锋多次。那“稻香村”的起源到底是谁家的?谁侵权了?两家法院,两个截然不同的判决,究竟哪个为准?
一张图让您看懂南北“稻香村”之争→
抛开法律问题不谈,“两稻”长期的商标混淆让消费者难以分辨,若长期对抗不仅影响两家企业的正常经营,还将影响消费者对整个“稻香村”品牌的认知。
两家都是“老字号”,应该走差异化路线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在现有品类基础上增加新的自有产品,并在产品包装、市场宣传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不断发展壮大,焕发稻香村老字号的生命和活力,不应刻意陷入侵权之争而不可自拔。
来源:央视新闻
微信改版啦,
为了不影响宝宝们准时和我约会
记得把我加入星标哦~
具体操作方法请看以下动图~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