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邓超 暗影下“人”的存在 – 《影》
想和电影谈谈
电脑版 2018-10-02 00:12
《影》应该是迄今为止美得最令人惊叹的张艺谋作品,这是两个小时水墨光影故事里最大的感受。从前以张扬色彩冲击观众的国师,这次用黑、白、灰、血四种颜色交织过渡,打造了沛殿内外、氤氲山水、阴阳制衡、冷兵交错的中式的意与留白,致敬了黑泽明的“影武者”,也道尽了阴阳美学。《影》是出乎意料格局很“小”的故事,不花哨不炫技,处处做减法,用简约的古风文本讲完了都督、沛公、杨家的三方权力斗争、主与影内斗两条主线故事,呈现了古典悲剧的凝重与巨大张力,返璞归真,骨子里透着的是阔别已久的张艺谋武侠美术之风。
伴随着国师水墨梦的美学登峰造极,是邓超演技的勇攀高峰。在我心里,邓超一直是百变天赋型选手,浑然天成的体验派,《乘风破浪》里徐太浪的细腻,《美人鱼》里是伪装成大人的地产大亨,《烈日灼心》里他是敏感脆弱的协警辛小丰。如果你处在邓超的位置上,会如何去演《影》中两个形似的角色?人物的A面境州夯实简朴,B面的子虞腹黑翻涌,一人分饰两角,一会儿是癫狂高傲冷漠狡猾的都督,转眼间又是忠诚勇毅的影子境州,隐忍小人物的悲凉和生死的抉择,最后完成了反杀。形体性格声音跨度大到难以拿捏,在与孙俪天衣无缝的“琴瑟合鸣”之下,邓超完成了一次令人惊艳的蜕变。
张艺谋内功深厚,在用更少的颜色和留白来讲更复杂的故事,邓超则相反,他用力努力得近乎癫狂。为了塑造两个角色先增肌后爆瘦,无论是子虞还是境州,一口气自始至终都提住了没松,座上的影子都督有多器宇轩昂,密室中疯魔、暴戾、近乎变态、心有不甘、野心膨胀的子虞就有多冲击。唯有邓超的真子虞,是我真真正正从头到尾没有跳戏的角色,这得益于他的全然融入。邓超的习惯是在拍摄前期就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拍摄中使自己沉浸于角色的个性与生活中,拍摄后再逐步脱离角色,回归自己的人生轨迹中,这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也有体现。若不甘只做他人手中的棋子,就必将历经千难万险的考验,替身的寻回自由之路也是邓超真实的演绎体验吧,复杂又简单的人性,让我们反而在“小”故事和“小”格局真切得看到了“人”的存在,邓超做了他应该做的,回归了初心。
片中男女主的“戏眼”,是孙俪的眼睛和邓超的肩膀。整片中孙俪的台词很少,开场和结尾均是望向门外无助又惊恐的眼神,孙俪以都督夫人的身份贯穿整片,在王宫里与影子都督高贵自如得应对沛公,对自己受伤丈夫带有距离感的关切,对影子情人纠结、怜爱的复杂与克制,所有的眼神交织,赋予了小艾饱满的血肉。如果说“女人的眼神会说话”,那么男人展现阳刚的“工具”就是肢体语言,片中邓超用肩膀这一肢体元素分饰两角,将两个角色演活。受伤后的子虞变得“猥琐”,身体不能自控,从头到尾都在佝偻着背,邓超的腰也自始至终没有晃动,仿佛一块已经坏死的朽木,让人相信他的无法自控、暴戾、扭曲都是真的。在子虞与境州打斗破解杨家刀法的戏中,邓超在剧烈动作中控制肢体,真实呈现了已经垂垂老矣身体虚弱的人在打斗的场面。而影子境州年轻帅气、活力充沛又阳刚,发现小艾偷情后子虞肩膀的颤抖、影子慷慨赴死背影的坚韧,都督的无奈权谋、影子的纠结恐惧,邓是超在用肩膀和背影说着故事。
电影里最喜欢的一场是影子赴死境州后,子虞与小艾相约一曲琴瑟和鸣,整个气韵冷冽又决绝,让我们一览欲望即将登顶时,最猝不及防的卑微与炸裂,琴曲中也毫无保留展示了人性最叵测、最残忍的一面。琴曲中的暗自过招,也将引出最有余味的一幕,子虞濒死时透过面具看到境州与小艾缠绵的幻影,那是个灵性瞬间。演绎琴瑟和鸣时,我注意到两人指法的抬按抹扫都能和琴曲完美契合,想来两位也在古琴演奏上下了很大功夫。比起平时古装剧里那些尬演弹琴,从细节之处看出什么是真正的敬业好演员。
《影》无论声画营造还是剧作都有很多抢眼设定,以沛伞为武器,贴合沛国多雨,八卦、古琴、草书、竹林这些谋式惯用元素让影片多了独特的气韵力道与想象力,让权谋之下的影子,透着“铁肩担道义”的正气凛然。结局把每个角色都赋予了无法主宰命运的“影”的含义,而令人疑惑的是,究竟是谁杀了境州的母亲,道不尽的是“没有真身,何来影子”还是“没有真身,也有影子”。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