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遇见好老师 野孩子也会成为发光的天使 – 《嗝嗝老师》
桃妖不是妖
电脑版 2018-09-30 12:11
文/桃妖不是妖
女儿新学期开学,欣喜的跟我讲新老师新同学,她心里荡漾着鲜活的欢呼声,我都有点羡慕她。总是在毕业之后,很多人才明白,走出校门,再没有人会像亲爱的老师那样,谆谆教导,不求回报。最近看了新引进国内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特别戳泪点。据说影片的灵感来源于2008年的好莱坞电影《叫我第一名》,但本片除了个人励志之外,还让人收获了犹如《放牛班的春天》般的感动。
印度电影《嗝嗝老师》,看片名,略中二。简单直白,其实并不符合国内的流行文化,很多人容易把它当做一部Just so-so的电影。就像当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嗝嗝老师》真的是又一部被译名耽误了的好电影!
电影讲述了身患图雷特氏综合症的纳娜•玛图尔,虽然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教育领域的双学士学位,却始终不被学校接纳。但她心态乐观,不惧世俗偏见,最终被自己的母校——著名的圣蒂克学校聘用,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并带领自己9F班的野孩子们成功逆袭,让他们成为了会发光的天使。
有关师生的电影,总能轻而易举的戳泪点。但《嗝嗝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图雷特氏综合症的设定。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的人会不自主的产生多发性肌肉抽动和声音痉挛,紧张时,症状会加重。影片开场,就是纳娜老师坐在学校走廊的长椅上,等待着面试的那一幕。端庄的体态,和她时不时发出刺耳的“嗝嗝”声格格不入,再加上她习惯性用手腕打击下巴的怪异动作,的确会引发短暂的观感不适。
印度实力派女星拉妮•玛克赫吉,把图雷特氏综合症演绎得如此生动自然,看不出任何模仿的痕迹。灵魂人物的存在,让《嗝嗝老师》这样一部印度少有的大女主电影,拥有了夯实的剧情和节奏感,也让纳娜老师与叛逆的学生们,有了层层递进的情感投入。遇见纳娜老师,是9F班的荣幸。这些贫民窟的孩子,因为特殊的原因有幸进入著名的圣蒂克学校。但来自上层学生的偏见,毁了他们那份积极向上的心,更将他们推向叛逆的深渊。9F班的存在,成为了纳娜老师走上讲台的契机。他们是老师和学生,更是在这个充满偏见的社会中彼此救赎,让他们绽放出彼此生命里的光辉。
这部电影,带给人的感动,也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励志情感。多线条的剧情设定,让《嗝嗝老师》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内容,丰满而真挚。比如,纳娜与父亲的情感变化;比如,有关教育理念的探讨;还有,著名的圣蒂克学校。这所全民向往的名校,真正宝贵的,不是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更不是豪华的硬件设施,而是来自于育人精神的传承。就如同当年的小纳娜,被无数学校拒之门外,却在这里找到了尊重和宽容。卓越的教育理念,传承的力量,美德的养成,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根基之所在。
真正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更是言传身教,是对思想的解放和灵魂的升华;真正好的电影,也不仅感动一个人,更会影响全世界。纳娜老师虽然身患图雷特氏综合症,但在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对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与传承。希望你们也会喜欢《嗝嗝老师》,不要因为它平凡的名字,而错过一场感动心灵的邂逅。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