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骨语》暗黑艺术的背后,尽是悲凉 – 《骨语》

胧月夜

电脑版   2018-07-10 20:01  

网剧盛行的年代,风格迥异、脑洞大开的作品层出不穷,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推理。2017年《白夜追凶》火到一塌糊涂。推理网剧便接踵而至的霸占各个视频网站,但是,2018年最惹议论的推理网剧非《骨语》莫属。

《骨语》延续了经典推理《福尔摩斯》的人物搭配,一位“嗅觉”灵敏的侦探搭配一位手艺超群的医生。不过《骨语》比较正经,没有搞基,只有不苟言笑的工作狂女法医。警察小哥哥的性格不但相当乖僻,而且反应敏锐。两个要强的人在一起,攻气十足,看得不少人大呼过瘾。

其实,过瘾的不止是两个人在剧中相互拧巴,这部剧好看的还有真正的肢体及白骨。在过去,不论是传统电视剧还是时尚网剧,所有尸体的肢体部分都会被打上马赛克,《骨语》却毫不掩饰,把死者的惨状真实表现出来。这大概是今年最刺激、最痛快的推理剧了。

《骨语》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剧情。借鉴了同类美剧的演绎方法,本剧的案件黑得够透、狠得够毒、悬得够曲折。很多案子甚至堪称艺术品,比如模仿“黑色大丽花”的女性受害者分尸案,直流电击谋杀案,模仿自杀的谋杀案等等。这些案件的剧情设计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没有刻意挖坑也没有强行反转,看得出编剧还是挺用心的。

而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恶念和私欲在作祟,有些“私”甚至缘起于善。在“贾家五尸灭门案”里,富豪全家五人惨遭杀害,且每一具尸体呈现出的状态各不相同,被匕首杀害的老人、刀刃划破喉咙致死的女儿、浑身伤痕的女尸……它们似乎都想告诉观众和两位主角,自己生前遭遇过多么令人难以想象的虐待。

这些还不是最悲惨的,更惨的是真相。被杀死的老人其实是个虐待狂魔,经常虐待自己非亲生的女儿;被钝器打伤脑袋致死的胖青年天生脑残,却继承了父亲暴虐的嗜好;另一位被杀害的女子,其实是老人的亲生女儿,面对父亲的残暴只是冷眼以对……杀死他们的竟是被后爸和哥哥长期虐待的非亲生女。

惨烈结局的背后,完全是人性泯灭的真相。而人性所以会泯灭,又何尝不是私欲的蚕食?贾姓一家人称得上富豪,在人前也是光彩照人、和睦亲切。可是,一旦进入私人领地就换了一副嘴脸,彼此芥蒂、相互仇恨。长此以往的暗中较量,最终让这家人的性格扭曲。被杀可说死有余辜,然而法律面前,杀害他们的人依旧是罪人。可是,不杀他们,受害者能逃出生天吗?能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吗?凶手最后选择自杀也是非常无奈的选择。

还有为爱复仇的初恋情敌,为了报复不惜牺牲前、现两任女友。自称因为女友的无法忘却导致自己内心的嫉妒无法摆脱。十年隐忍,只为在行将入土时一击毙命。真是情敌的错吗?不过是自己心理的不平衡,这样生活10年,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度过的。

这些案件看上去匪夷所思,凶手犯罪的理由更是荒诞不经,然而,很多案件却在现实生活中随时上演。例如轰动一时的广州灭门案,几乎可以说是贾家惨案的原型;为爱染血的案件,度娘随便都能找到一大把;因为一己之私,就把身边人大卸八块的也不在少数。

《骨语》的案件充满了戏剧性,却全部都源自生活。在社会竞争的高强度压力下,在纸醉金迷的诱惑中,人性一直摇摆不定,只有信仰才能安定一个人的内心。在这部剧集中,这份信仰正是男女主角始终秉持的正义和善良。

《骨语》已经顺利收官,这部一直在探讨情与法的剧集,尝试着对法律的灰色地带进行探索,对由“善”而生的“恶”给予了同情和批判。表现形式新颖,核心思想值得回味,娱乐之余带来深度的思考。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