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师生谊,脉脉励志情,尽在她的嗝声里 – 《嗝嗝老师》
荆轲zhang
电脑版 2018-09-29 18:22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看完《嗝嗝老师》,教育家陈鹤琴的名言在耳边回响。这部教师题材的印度电影,主题结构并不算新鲜,也没有太多的商业元素,却被拍得轻松有趣、温情洋溢、励志昂扬,带给人实实在在的唏嘘感动。打嗝女教师与一班顽皮学生互相治愈的始末缘由,犹如一股清流将观众心灵彻底清洗了一番。
女主奈娜患有先天性图雷特综合症,经常会不受控制的头部抽动,发出怪异的嗝声。可她的梦想是成为教师。初始阶段的一连串画面,简明交代她申请教师工作频频被拒;回忆过去的闪回镜头,直接显示她年幼时被小伙伙伴们孤立而屡次转学。她拒绝老爸安排的银行上班,两人爆发的言语冲突,既凸显父女俩存有亲情裂痕,也体现着打嗝女人对梦想的坚持。而这一系列情节被编排的合理又有序、紧凑又有趣,更给故事打下了活泼轻快的基调。
有志者事竟成。奈娜接到精英学校圣诺克的聘用通知。这所中学名校也是她的母校。她在面试时的发言,讲出昔日老校长对她关怀的影响,是其走上教师这条路的动因。她接手的9F班是由14个来自贫民窟的孩子组成。这群学生是如此难搞,短期内气走多位班任老师。抽烟玩乐、打牌赌钱、小刀切菜,甚至有女生带着老鼠来上学,不停在校园制造麻烦。如何教好这帮混混学生,对于这个打嗝老师真是非同一般的挑战。而学生们最初捉弄老师的情节里,则安排进不少笑料来逗人一乐。
宝莱坞电影一个很重要的法宝就是故事讲得扎实好看,格外擅长对于剧情戏剧化的编排处理。身患图雷特的老师遭遇来自贫民窟的捣蛋学生,在故事设置上很套路,但胜在娴熟的叙事模式。特殊的师生情在欢快节奏中上演,感人情节一下子就能击中观众的情感命门。而片中触及的教育问题也发人深省。平民窟的学生们本想融入高大上名校,但贫富阶层的隔阂,造成他们不受人待见,遭遇歧视与排斥,于是便在自暴自弃中搅闹校园。身为奈娜图雷特患者,她知道被人孤立的痛苦。她激励这帮学生不要责怪自己的境遇,应积极做出改变。而让人文关怀的味道潜移默化的出现。
奈娜对待学生,可谓是传道、授业、解惑,三管齐下。包容学生的种种顽劣,耐心沟通让他们走上正途;更用学与玩结合的教学方法,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在欢乐音乐的伴奏下,师生情谊的其乐融融,看得人心生暖流。奈娜要求学生们把心中害怕的三件事写于纸上,叠成飞机扔出的一幕,叫人感触良多。那飞在风中的纸飞机,宣告这群孩子对过去不快的挥别,载满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除了与学生们的相处之外,故事中还有一条明线是奈娜与同事瓦迪亚产生的摩擦。这个名师制造的麻烦,虽让奈娜的教学频遭受挫,却是她积极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动力。瓦迪亚带领全是尖子生的9A班,连年为学校赢得荣誉,对9F班充满成见,话语上总是百般嘲讽,把他们视为学校毒瘤与祸害,一心要将他们驱逐。只到他发现9F班居然全体通过期末考试,自己竟因得意门生的卑鄙手段差点被退学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大错特错。于是在学生集会上用一番满含深情、带有歉意的自我批评,将剧情推向最终高潮。穷孩子与富孩子之间消除歧见,彼此拥抱对方的真诚,使得故事主题得以升华,显示着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梁、减法是减少荒凉。
这是一个双向励志故事。打嗝老师与顽皮学生们是一种互相成全的双赢关系。而且她的作为既打破贫富阶层间的樊篱,也赢来同老爸的亲情和解。虽然这是一部印度电影,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在情感上很能引起共鸣。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片子。因为打嗝老师奈娜的所作所为,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