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看完《嗝嗝老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嗝嗝老师》

木易孝敦

电脑版   2018-09-29 14:21  

文/木易

如今印度电影已经在我国影视行业打开了市场,颇具新意的匠心制作,在国内可谓是口碑票房双丰收,自《摔跤吧!爸爸》之后,印度电影更是走向到另一个高度,接而引进国内院线电影《神秘巨星》、《起跑线》等等影视作品好评如潮,又到近期8月底上映《苏丹》满怀高期待看过之后,虽有些失望,但豆瓣评分依旧有三星半的高分,而今天要说的电影是即将上映新片《嗝嗝老师》,依旧带着高期待去看,不过影片没让人失望,而是颇多眼泪,颇多惊喜,非常触动人心!

提到老师,想必在大家心中总是会有几位老师,让人终身难忘,或是一种久而久之习以为常的行为举止,或是课堂上对你的一番谆谆教诲,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瞬之间,便让你铭记于心。《爆裂鼓手》中老师的严厉,《放牛班的春天》中老师的温情,每一位老师都独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期间或是身体折磨或者又是思想上的斗争,到最后却都变为了无比怀念的存在,而在电影《嗝嗝老师》中老师奈娜更偏向于后者,隐忍来自周围异样的眼光不说,更是要面对一群终日百无聊赖不为上学而上学的孩子们,但她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独特的教学方式,在孩子心中深深刻下烙印,让孩子重新燃起对于学习的信心。“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奈娜始终坚守着这份信念,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反之孩子们也会真心实意的接受你。

除了嗝嗝老师,由内拉吉·卡比饰演的老师也同样出色。因为病症偏见,起初不认为嗝嗝老师拥有教育好学生的能力,也看不惯嗝嗝老师的教学方法,处处针对,在他看来,教育好一帮已经放弃自己的孩子可能最大的一场闹剧。但当最后的考试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更多不是因为这帮淘气的孩子成绩名列前茅,而是发现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学生,为人师表,却对于一些事物看法太过于苛责。这一段的反转可谓也是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瞬间让整部电影再次提升一个高度,这是对所有固执、心存偏见的“自己”一种反思,生活中,我们是否有过对某件事的偏见与固执,切莫要将负能量再次传递。

影片中最为感人催泪部分当属时间转逝的积年之后,孩子们已经变为大人摸样,曾经年轻的奈娜老师也已经白发苍苍,面临着退休,所有师生排成长队一一送别,电影代入感很强,一度让人潸然泪下。实话说,上学期间最害怕的就是离别前夕,虽未有过去送别老师的经历,但让老师看着我们离开校园的滋味,同样让人难以割舍,初中、高中、大学,每每离别之际,回忆过往种种,仿佛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还没来得及去珍惜就已经错过了。

看完电影仿佛找到了自己当时校园时光的模样,仿佛看到了那位朴实又简单的老师,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嗝嗝老师》勾起记忆中的留白,不仅代入感很强,而且更有深意,十足耐人寻味。力荐!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