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中给以希望 布鲁斯·威利斯演绎血腥复仇记 – 《虎胆追凶》
杜娟的博客
电脑版 2018-09-20 18:22
前一阵滴滴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受害者以惨痛代价提醒其他女孩,学会保护自己是何等重要。
2016年美国芝加哥共发生了762起凶杀案,这个数字超过了纽约和洛杉矶的同类案件的总和,遭受枪击的人数超过了4300人,有700多人因此殒命,这是芝加哥2016年的现状问题,是血腥灰暗的一年。
根据这一真实现状拍摄的电影《虎胆追凶》就要上映了,影片由布鲁斯·威利斯、文森特·多诺费奥等主演,“虎胆”英雄布鲁斯·威利斯饰演一名外科医生,他有着一个刚刚考入大学的漂亮女儿,一个爱自己的老婆。本应享受幸福生活的他却在歹徒入侵后一下崩塌,妻子丧命,女儿昏迷,绝望的老爹寄希望于警察。但随着时间推进,内心煎熬愈发严重,妻女遭受如此劫难,罪犯却依旧逍遥法外,他终于决定拿起武器奋起复仇。
触之逆鳞者,虽难必诛!
整体上,影片做到了将现实问题完美架构到动作复仇之上。影片没有警匪大片超燃的动作场面,他没有《杀破狼》中四位警察为惩恶的江湖侠义,没有《心理罪城市之光》展露出的人性扭曲,也不具备《英伦对决》中特种兵老爸的战斗技能,但却精彩呈现了布鲁斯的真实情感诉求——亲情是他的逆鳞,触之必死。另一方面,从一个手拿手术刀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到拿起枪械清除毒瘤的撒旦“死神”,这种对立的人设颠覆也是一大亮点。布鲁斯的跨界并不是顺风顺水,一个略显笨拙的老爹为了妻女爆发出的复仇能量更能打动人心,从酝酿到爆发也是他完成自我心灵救赎的一个过程。
用时间换金钱,用金钱续命,这样的死循环中,金钱也有可能是为你招致灾祸的元凶。
故事开局便将枪械袭击这一社会现状问题抛给观众,为全片风格埋下基调。作为主刀医生,布鲁斯的家境算不上富有但也是中产阶级,所以他成为歹徒的狩猎目标。同时他也很忙,枪伤患者不时而来,连自己的生日也无法与家人共渡,也为歹徒提供了可乘之机。前期看似美好的一切中也可以嗅出一丝暴躁气息,也为布鲁斯的人设做出铺垫——一位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医生。
比如看女儿踢球时,面对另一位家长的粗鲁挑衅,布鲁斯并没有激烈反击;当妻女遭遇迫害后,布鲁斯的弟弟大声呵斥警察的无作为,而布鲁斯却劝阻弟弟控制好情绪,要相信警察。
守护不仅仅是愿意付出生命那么简单。生命,有时候,往往是最没有办法的一种付出。
布鲁斯的信任换来的却总是没有进展,打电话给警长也是请留言。。。。在这种“我能做什么”的煎熬中,布鲁斯也变得难以控制情绪,深夜打抱不平却被胖揍一顿,当看到岳父用猎枪驱逐偷猎者时,以牙还牙的想法在他心里开始形成,最没有办法的付出或许是救赎自己最佳的一剂良药。种种细节方面的铺垫微妙就在于这种压抑手法,这种压抑形成的“拧巴”让人越发难受逐层递进,井喷时的爆发也是更加酣畅淋漓。
救人难,杀人易,干就完了!
影片中布鲁斯不是“虎胆”龙威式的英雄人物,他是杀手届新晋菜鸟,不会像高手那样以绝对实力碾压KO对方,观众的紧张刺激反倒是因为担心他会不会被反杀,这种设置能够充分调动观众观影情绪。特别是杀人后的不适感与快感并存的画面在布鲁斯的演绎下更加传神。
影片还独特的加入了不少喜剧因素,深刻讽刺了一些毒瘤问题的根源所在。比如布鲁斯去枪械店买枪时,美女店员连冲锋枪都拿出来了,那种走枪械管理漏洞只为带给自己利益的奸商举动在欢笑之后却细极思恐。布鲁斯在酒行与仇人激战时枪里没有子弹命在旦夕,这时一个大球从空而降将仇人砸死,也充分诠释了那一句“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最让人喝彩的无疑是布鲁斯杀“卖冰淇淋的”那个人时的镜头,最让人解恨的是布鲁斯用医生特有方式来拷问仇人那一段。从这两段来看,《虎胆追凶》规避了观众吐槽的“剧情不够,台词来凑”,也绝对不会出现心慈手软的反转狗血环节,怎么说,干死你才算完了!在这连续的复仇故事中,布鲁斯也体现了其智慧的一面,杀人不仅要枪法准,还要动脑筋,这点在最后与警长的沟通中继续得到强化,两人心知肚明却合理的解释了一切时,那种揪心的沉重才终于卸下。
总体来说,《虎胆追凶》在各个方面处理的都非常成熟,这样一部以现实窘境为框架,以亲情贯穿的影片中,以饱蘸深情、悲壮的影像格调突破了传统动作片的窠臼,在绝望中给人以希望,不失为一部中秋必看佳片。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