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说走就走之不说再见》 我们的同龄人在路上等着我们 – 《说走就走之不说再见》

想和电影谈谈

电脑版   2018-09-20 14:24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行各种“中年焦虑”的文章,当时看了还不以为然,觉得只不过是公众号为了流量刻意制造恐慌。但随着最近第一批00后开始进入大学,看着他们开始创造新的未来,我不由得和朋友开玩笑,感觉自己产生了一种“青年焦虑”。



直到我在《说走就走之不说再见》这个片子里再次看到熟悉的蜿蜒着的雪山时,却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焦虑。因为从牛骏峰扮演的登山社社长陈萧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大部分人的影子,遇事主动认怂,不敢去拼,总是喜欢顺其自然,懒得去做出改变,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和大部分人很相似的人,做出了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做到的事情——自驾穿过戈壁雪山,迎着未知的挑战与风险,一路前往西藏。这一旅途其实类似于大学生中已经很常见的毕业旅行,但不坐飞机高铁,不做详细攻略,仅凭突如其来的冲劲就开车前往西藏,这在大学生里面还是少之又少。和陈萧结伴而行的三个同伴在我们的学生生涯中也随处可见,看似对什么都懂能说会道的学霸,总是刷新你的眼界的富二代,还有一个存在感薄弱但是又随时随地会出现的小跟班,就是这样一群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人,完成了这么一次艰难的毕业旅行。



尽管是如此艰难的毕业旅行,但却是以一种闹剧式的模式开场,陈萧一时冲动就拽着几个云里雾里的哥们上路,因为准备工作的不充分闹了很多笑话,例如导航到了内蒙古,本以为能体验民族风情,不料却来到了荒郊野地。故事一开始的搞笑诙谐氛围会让你以为自己将带着轻松的心情去看完整个故事,但随着陈萧等人的旅途往后延展,各种险情不断出现,在荒原面临狼群的袭击,攀爬珠峰过程中遭到暴风雪袭击,从高空跳伞滑翔险象环生,一切都在刺激着你的肾上腺激素,颠覆着你之前对于这个故事的认识。不管是在前面的搞笑桥段中,还是后面的冒险经历里,牛骏峰扮演的陈萧都是其中的主心骨,既让你对爱逃避、说话不负责的他感到忍俊不禁,又让你对舍命搭救同伴的他感到由衷敬佩。牛骏峰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他的表演似乎总都能牵动着你的情绪发展,从他亮相的第一个镜头开始,你的焦点就很难从他身上移开。



牛骏峰扮演的陈萧身上很容易让人觉得亲切,因为他这次旅行的动机并不是因为什么英雄梦想,而是为了追回自己的女朋友。就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英雄梦想可以实现呢?我们更多时候是基于情感产生一个个小念头,然而就是这种小念头,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脑子里想想就了事,很少会为了这个小念头去付出什么,但是陈萧就为此真实付出了,他做到了我们经常想,但是不会去做的事情。陈萧发生了变化,作为童星出道的牛骏峰也真实地发生了蜕变,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他的腹肌上,更加体现在他对“陈萧”这个角色的雕琢中,牛骏峰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角色不同时期的状态变化。当然,可能是因为牛骏峰还很年轻,所以对大学生的形象更容易把握,但我更相信是牛骏峰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才能这么自如地呈现出如此丰满的,富有层次感的角色,这不是年龄带来的优势,而是他从参演过的大量作品中积累出来的硬实力。



公路类型片的最大看点就是人物在各种独特景致中旅行时的成长,电影中的独特景致不用说,像画幅一样展开的戈壁雪原,沙暴风雪,这绝对不是在摄影棚抠几个绿幕就能比的,可以看出来摄制组是亲身前往这些戈壁雪山取材。当陈萧他们身处这些真实的景色里时,你一瞬间就理解了他们走上这一旅途的真正意义,甚至自己也蠢蠢欲动,想拉上旁边一块看电影的朋友在散场后就直接出发。至于人物的成长,在我看来其实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电影里陈萧的成长,他再也不会在自己想做的事情面前退缩。另一方面,作为陈萧的扮演者,牛骏峰也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成长,生动地诠释了一个当代大学生形象。而比起陈萧在电影中的成长,牛骏峰的成长似乎更为惊人。当陈萧历经千山万水来到西藏时,我有些惊讶地跟朋友说,他真的瘦了。或许我的描述比较轻描淡写,但牛骏峰为了达到这种真实的效果,幕后为了甩掉体重付出了多少努力,恐怕是每天泡枸杞养生的我们没法想象的。牛骏峰是四九城长大的孩子,有着北京人特有豪爽和义气的他在对角色的塑造上也从不含糊,他似乎总带有北京爷们儿的野心,不断地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角色,且总能呈现出不错的效果,作为青年演员,牛骏峰的未来可期。



跟着牛骏峰经历这次旅行,我不再焦虑,还多了期待,已经离开学校太久的我们,能完成自己心愿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而我们和蜕变之后的陈萧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并没有北京到西藏那么远,往往只要做出一次选择,我们就可以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