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如果明知会受伤,你还会去爱吗?

央视新闻

电脑版   2018-07-09 00:02  

如果明知是场冒险,你还会展翅凌空飞翔吗?如果提前“剧透”你要面对的无常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他,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以如同云雀般短暂晶莹的一生,吟唱答案。在其逝世纪念日,请侧耳倾听这位“云雀诗人”洒向人间的叩心乐音↓↓

《孤独者》(节选)

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

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

任周围的人们闹腾,

你却漠不关心;冷落,孤寂,

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

不愿向着微风吐馨?

《致云雀》(节选)

我们不知道你是什么;

什么和你最相象?从彩虹的云间滴雨,那雨滴固然明亮,但怎及得由你遗下的一片音响?

无论是安睡,或是清醒,

对死亡这件事情

你定然比人想象得

更为真实而深沉,

不然,你的歌怎能流得如此晶莹?

我们总是前瞻和后顾,

对不在的事物憧憬;

我们最真心的笑也洋溢着

某种痛苦,对于我们

最能倾诉衷情的才是最甜的歌声。

可是,假若我们摆脱了

憎恨、骄傲和恐惧;

假若我们生来原不会

流泪或者哭泣,

那我们又怎能感于你的欣喜?

《爱底哲学》

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

河水又汇入海中,

天宇的轻风永远融有

一种甜蜜的感情;

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

万物由于自然律

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

何以你我却独异?

你看高山在吻着碧空,

波浪也相互拥抱;

你曾见花儿彼此不容:

姊妹把弟兄轻蔑?

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

月光在吻着海波:

但这些接吻又有何益,

要是你不肯吻我?

《印度小夜曲》(节选)

我完了!我昏迷,倒下!

让你的爱情化为吻

朝我的眼和嘴唇倾洒。

我的脸苍白而冰冷,

我的心跳得多急切;

哦,快把它压在你心上,

它终将在那儿碎裂。

《咏死》(节选)

人啊!请鼓起心灵的勇气

耐过这世途的阴影和风暴,

等奇异的晨光一旦升起,

就会消融你头上的云涛;

地狱和天堂就化为乌有,

留给你的只是永恒的宇宙。

《西风颂》(节选)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明天》

你在哪儿,可爱的明天?

无论贫富,也无论老少,

我们透过忧伤和喜欢,

总在寻求你甜蜜的笑--

但等你来时,我们总看见

我们所逃避的东西:今天。

《伟政》(节选)

人要想成为人,

必须能统治自己;他的王座

必须设在他挫败的意志上,

要能征服他的忧惧和希望,

他就开拓了一个真正的“我”。

《无常》(节选)

趁天空还明媚,蔚蓝,

趁着花朵鲜艳,

趁眼睛看来一切美好,

还没临到夜晚:

呵,趁现在时流还平静,

做你的梦吧--且憩息,

等醒来再哭泣。

以上雪莱作品(除《孤独者》杨熙龄译)的译者皆为穆旦,他原名查良铮,是诗人、翻译家,与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穆旦译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诗人译诗”,不仅将原诗意韵完整译出,还把自己作为诗人那美的语言赋予其中。

配图/美国插画家Becca Stadtlander

珀西·比希·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雪莱,1792年生于英国贵族家庭,12岁入读伊顿公学,因不满所受的虐待而公然反抗。18岁进入牛津大学,因散发论文《无神论的必然》而被开除。

这位浪漫主义诗人曾说,“如果你十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不能再凌空飞翔。”

1813年出版第一部长诗《仙后麦布》,宣扬自己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遭到当局迫害,随后他继续写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抨击封建势力、呼吁为自由而战的诗篇。其不朽名作《西风颂》以西风扫落叶象征革命力量扫荡反动统治,结尾预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流传深远。

1818年,雪莱被迫永久离开英国,定居意大利。1822年7月8日渡海时遭遇风暴,不幸溺亡,享年29岁。他的墓志铭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与其同时代的评论界称其为“疯子雪莱”,“美丽而不切实际的安琪儿,枉然在空中拍着他闪烁的银色的翅膀”……

是枉然吗?他的到来,他的一生,他如云雀般的啼唱?一个世纪后,诗人徐志摩如是说——

《诗决不仅是好看的字眼》

作者/徐志摩

节选自《读雪莱诗后》发表于1923年11月5日

近来常喜欢读诗,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在那里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

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

我喜欢读轻灵的诗;太浓郁的实在不能领会,并不是不喜欢。譬如英国那几位浪漫派诗人里像雪莱这一位诗人,他的PrometheusUnbou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我实在够不上读它,因为太浓厚伟大了。

他的小诗,很轻灵,很微妙,很真挚,很美丽,读的时候,心灵真是颤动起来,犹如看一块纯洁的水晶,真是内外通灵。

白朗(Byron,即拜伦)说雪莱是人世上最温柔文雅最不自私的人。马太阿诺特也这样说,他的诗里,随处都可以表现出他温文俊逸的人格来,不由人不赞美他,颂扬他,羡慕他,对他有无限的同情。而对于他的身世,尤其有悲哀的美感,深切的同情。

他是爱自由的,他是不愿意受束缚的。他是“不愿意过平凡的生活的”。他说他对于诗的浓厚的兴趣,以及劝化世界并且使人类平等的志向是他的“灵魂的灵魂”。但是仅仅爱自由的精神,热烈的利他情绪,并不能使他成为伟大的诗人。

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诗人,是因为他对于理想的美有极纯挚的爱。他之所谓美不是具体的。他以为美是宇宙之大灵,美是宇宙的精神。宇宙万物以美而生。

诗是表现理想的美的。在雪莱的意思,以为这便是诗人所以为诗人之一点。诗决不仅是好看的字眼,铿锵的音节;乃是圣灵感动的结果,美的实现,宇宙之真理的流露。所以他说“诗人是极轻灵的,是圣洁的。若不是受圣灵的感动……决不能做出诗来”。

他又说——

诗人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入的精神,来测度人情的深浅人类的境遇。

诗人是接受灵感的祭司,是世界的立法者。

诗人是超越界与现实界交通的天使。

这便是诗人的使命,我们读了他的诗,不能不感觉到雪莱实在是完成了他的使命,因为我们读了他的诗之后,觉得亦些微地领悟到宇宙之神秘。

配图/视觉中国

点击「写留言」分享雪莱带来的灵感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