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高级!大连这场比赛奖金高达1000万!全国的高材生都来了!

新闻大连

电脑版   2018-09-06 00:13  

这两天

有一批人热热闹闹地带着他们的机器人

来到了獐子岛!

这批人里不仅有来自北大、北航、哈工程

大连理工、海事……的高材生

更有一批专家学者

他们要用高科技的机器人

干个大活

抓海参

抓海胆

抓扇贝

别笑!

小编没有开玩笑!

他们正在参加的是

第二届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

目标是赢取

1000万的大奖

想参赛?想得奖?

没两把刷子可不行

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

从“诞生”起就相当高级!

2017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与獐子岛集团联合承办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首届“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该赛事是国际上首个真实近海环境下的智能机器人竞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7个团队,以及2位院士、20位“千人”“长江”“杰青”在内的150多位高层次专家参加。

寻梦海洋

智能未来

第二届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

如今再次来到大连

小编马上带您

“亲临”比赛现场

9月1日

来自全国30支优秀代表队在大连海事大学进行了水下机器人目标识别、定点抓取和自主抓取项目的预赛。

1

9月4日

进入决赛的队伍前往美丽的大连獐子岛,在海洋牧场现场比赛抓取海参等海珍品,检验真实海域洋流下的机器人目标抓取能力。比赛为期三天。

2

获胜队伍除了获得奖金外

獐子岛集团还承诺

如果单一水下机器人综合采捕效率能够超过潜水员的,公司将提供500万元的创新奖金;

如果集群水下机器人综合采捕效率能够超过拖网船的,公司将提供1000万元的创新奖金。

为啥这么舍得下“血本”?

企业可算得

一笔“明白账”!

长期以来海参等海底海产品,特别是海珍品的采捕,主要依靠“海碰子”潜水捕捞,效率相对要低并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随着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进步,海参的采捕以后将告别“海碰子”,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等将直线上升!

那么哪只队伍最有冠军相呢?

咱大连的队伍战绩又如何呢?

小编这就带您认识下

大连理工大学团队

和他们的水下机器人

↓↓↓

9月5日是决赛的第二天

大连理工大学杨老师

我们抽到了今天比赛!实验室水怪即将下海,祝福它狂抓!

四个小时前

新闻大连小编:加油!看好你们~

实验室水怪:抗议!!!!!!!

我可不是什么“实验室水怪”

我叫“水下多视角智能抓取机器人”

我诞生于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生”下来就有150kg

我有8个摄像头

可以从多视角观测水下环境

并搭配五轴液压机械臂

可以比较稳定地在水下抓取物体

大连理工大学杨老师

半个小时内遍历四个区域,抓到1个海参,3个海胆以及14个扇贝,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三个小时前

新闻大连小编:真棒!

实验室水怪:也是你们指挥得好~

一边是选手们

在“海里”紧张地比赛

另一边则是专家裁判

在“陆上”通过大屏幕

观看水下机器人的表现

↓↓↓

那么问题来了

现如今水下机器人设备发展如何?

大连发展水下机器人的前景如何?

其实早在比赛之前

专家学者们就已经进行了深入交流

并对人工智能和水下机器人领域

尖端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首届

人工智能

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

在大连举办

9月3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人民政府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科技局、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大连市长海县人民政府、大连海事大学承办,大连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在大连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高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徐德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航空大学何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参谋部专业技术少将樊邦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教授,大连市副市长靳国卫等与中外嘉宾一同出席了论坛。

水下机器人都能干些啥?

由于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能力有限,水下机器人日益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其应用包括安全搜救(海上救助打捞、水下证据搜索、遥控侦查等),能源与管道检查(排污系统、海洋输油管道等),船舶河道海洋石油(船体检修、大坝检查、海洋石油工程等),考古科研教学(水下生物观测、海洋考察等)以及渔业等众多领域。

——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梁霄

水下机器人发展得咋样?

近两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关于水下机器人方面先后启动了四个项目:“基于软体机器人的水下环境感知与目标抓取”、“近浅海水下捕捞机器人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水下机器人自主环境感知与生物目标无损抓取研究”和“水下敏捷机器人抓捕性能智能评测与融合平台”,支持专项资金总额超1200万元,吸引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一批信息科学重点高校和院所投入到这项研究事业中。

——大连理工大学

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院长 樊鑫

现在都有些什么水下机器人?

“可变形”的水下机器人

美国一家公司研发了一款名为Aquanaut的“可变形”水下潜艇,可在潜艇与人形机器人模式间自由转换。

水下步行机器人

CrabsterCR200水下探测器重635公斤,被设计用来像真甲壳纲动物一样在海底移动,通过复杂技术稳定自身。根据设想,这个机器人可用于科学探索项目,安装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等设施。

智能追踪水下无人机

BW Space首次将图像识别和智能追踪技术应用到水下机器人中,在0.2-7米内识别出目标人物,锁定拍摄对象,启动自动跟踪拍摄模式,水下拍摄更智能和流畅。

海底采矿机器人

总部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鹦鹉螺(Nau-ti1us)矿业公司与一家深海挖掘机专业公司合作,制造了3种遥控机器:海底挖掘机、深海机器人和真空抽吸机,它们将协同作业,从海底采集矿石,粉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运送到地面。

无人无缆潜水器

“潜龙三号”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无人无缆潜水器。在深海复杂地形进行资源环境勘查时,“潜龙三号”具备微地貌成图、温盐深探测、甲烷探测、浊度探测、氧化还原电位探测等功能。

水下搜索机器人

“蝠鲼机器人”,它大约有35厘米长63厘米宽,重量约为680克。它的每一个胸鳍都有一个电动马达提供动力,借助这对柔软的胸鳍它能够畅游长达10个小时。这种机器人能够用于执行搜索和营救工作,而且也能够进行水下调查和检测,比如环境组织正在进行的那些水下调研。

可探测核反应堆的

水下机器人

2017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使用一款名叫“迷你翻车鱼”(Little Sunfish)的水下机器人,调查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聚积的核污水情况,旨在找出熔落的废弃核燃料的具体位置和形状,为核废料取出方案收集信息。

大连发展水下机器人前景如何?

大连在发展水下敏捷机器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拥有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在内的多所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发展水下机器人产业大有可为。

另外,大连市具有发展水下机器人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海岸线长度2211公里,占全国1/10,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渔业资源,大连海鲜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涌现出一批以獐子岛集团为代表的著名企业。因此,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促进人工智能与大连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与大连海洋经济模式转型,以水下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与海洋“蓝色粮仓”产业有机结合,将形成大连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连理工大学

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院长 樊鑫

专家的意思小编听明白了

……

也许有一天

你会在大连看到

这样的水下机器人

↓↓↓

△哈佛大学研发的机器人抓手

能够成功捕获并释放柔软的水母

而不对它造成任何伤害

或者这样的

↓↓↓

△斯坦福大学研发的水下类人机器人

OceanOne

能像真人一样游泳

并使用人工智能和触觉反馈系统

可向终端设备传递机器人

手持东西的感受

怎么样?

是不是很期待?

让我们一同在大连——

信源:獐子岛集团 大观新闻 大连理工大学

视频来自:果壳网 机器人世界

编辑:“新闻大连”燕子

美编:“新闻大连”孔德成

责编:“新闻大连”张溢中

大家此刻都在看这些↓

    “国字号”媒体都在讲“大连故事”!所有重点都在这条微信里!

    大连上榜!中国城市书店数量榜

    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公布!看看大连有谁上榜?

      去北极的大连记者走到哪了

      最新“中国好医生”揭晓!大连医生上榜!罕见“国家级双料好人”

      在线答题!@所有大连人 新一轮试题开启 进来有惊喜!

      放假通知!国庆中秋怎么放?高速免费吗?全国314个景区降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