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一部最新恐怖片,吓人手法666 – 《噩梦娃娃屋》
流量君
电脑版 2018-07-06 12:05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微信公众号TVwanda,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一出场就占C位,号称本年度最吓人的恐怖片《昆池岩》。
到另辟新径“出声即死”的《寂静之地》。
还有困在老屋,遗传着先辈病症的《遗传厄运》。
今年大热的恐怖片,部部势头不小,每一部都号称“天下第一,舍我其谁”,什么吓人就上什么菜。
但到了正式上映这天,却开始啪啪打脸。说到底,还是夸过了。
相反,君君今天推荐的这部片,名气没有那么大。但是紧密的逻辑,却让君君大呼过瘾。它可能不止是一部恐怖片,那么简单。
《噩梦娃娃屋》 I 2018
豆瓣:6.8
恐怖片有三宝:鬼怪、娃娃、变态。
在这部《噩梦娃娃屋》中,虽然没有鬼怪,但娃娃和变态却是如期而至。
(友情提示,这里需要屏住呼吸)
说实在的,这样一部恐怖片,我真是当悬疑片看的。逻辑推理之缜密,着实让君君一惊。
而那些密室虐杀、血浆喷发,结尾的亲情线等等元素,又让人觉得这是一部有内容的恐怖片。
一位单亲母亲带着自己两个青春期的女儿,来到姨妈家闲置的别墅中居住。
这座别墅,处处让人感觉阴森森。
满屋带着历史感的娃娃,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冷不丁触碰到机关,还会突然跳出来吓你一跳。
做好心理准备,以下:
高能预警!
高能预警!
高能预警!
..................
................
.............
..........
........
......
.....
....
楼道灯光这么暗,搞不好会随时跑出一些“不明生物”。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不是别墅,这分明就是一座鬼屋。
这还不算完,有天屋子里还闯入了两个变态杀人犯。毒打母亲。囚禁少女陪他们玩“sm”变装游戏。
姐妹俩每次逃跑,都会被抓回来,被打得更狠。
她们被困在娃娃屋里,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影片的下一个镜头却又赋予了我们希望。
成年后的妹妹,在自家的大床上因为噩梦惊醒。
原来,这段经历已经成为过去。后来那些逃出去又被抓回来的场景,只是她的一场梦。
(事实上,那一天,母亲已经杀死了变态,她们成功逃出了娃娃屋。)
这段娃娃屋中的恐怖经历也被妹妹写进书里,她成为了一个知名小说家,过上了幸福生活。
影片似乎走向了happy ending里。
但接下来的镜头又陷入了反转:
妹妹接到了来自娃娃屋的电话。电话中,许久未露面的姐姐,高声呼喊着“妹妹,你快回来”。
妹妹连忙赶往之前的娃娃屋,照顾穷困潦倒的家人。
这时候我们才明白:似乎,姐姐和母亲还住在娃娃屋里,真正过上幸福生活的只有妹妹。
不过,到这还不算完。后面发生的事情,却又更加诡异。
那只冷不丁在门口看着自己的黑狗,刚要告诉自己什么,却被母亲气急败坏的赶跑了。
爱护动物的母亲,为何要赶跑一只没有伤害自己的狗?
姐姐一会贴在墙边,一会又滚到地上,好像是被人暴打了一顿。
可问题是,她的旁边并没有人,那是谁打了她?幽灵?
是姐姐精神失常,还是真的碰上了不明生物?
为何妈妈要隐瞒姐姐的病情,说去外面找救护车救她,却有去无回?
房间的镜子上,大写的“help me(救我)”。拯救?需要拯救的人是谁?
怎么又在恍惚间,看见那两个早就死掉的变态杀手呢?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哪个又是妹妹的幻想。
可以说,作为一部恐怖片,它除了没有鬼怪,那些常用的套路,一个也没有落下。
密室虐杀、血浆喷发、眼睛会发光会说话的娃娃...
但这部电影特别就特别在,一路看下来,给君君最大的感受是:
它的恐怖,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建立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
影片中的每次反转,都有相应的信物铺垫。
一开始,妹妹从报纸上看到那则变态杀人案,其实就在为之后,她们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作铺垫。
而且妹妹还强调:“他们对付的就是你这个年龄的少女”。
在我们以为主角就此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姐姐电话里的一句“help me”,将观众拉回了现实。
是不是可能只有妹妹逃出了娃娃屋,姐姐与母亲还困在那里?但这还没有完。
那只冷不丁看着自己的黑狗,有种感觉不对的预兆。
之后随着镜头的转换,我们又在房间里的镜子上发现了用“help me”的字样。
同样的一句救我,从语言转成了文字,呼喊的力度更加微弱,似乎在暗示着故事有变得更糟的迹象。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一切会不会只是妹妹逃避黑暗世界的想象?
当所有真相全部揭开的一刻,这句“help me”再度以语言的方式呈现,而且两句话都出自姐姐之口。
一头一尾,这一句“help me”,在不同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它成了串起整部影片的线索。
这句出自姐姐的话语,又引出了影片中一条重要的主线:亲情。
正是作为家人的姐姐一次又一次的呼喊,唤醒了妹妹,让她回归现实,才使得整个故事从糟糕的边缘走向了希望的一端。
而这些严密的逻辑展现,也可以大到让人忽略了影片本身“吓人”系数稍弱的缺点。
反观,今年那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恐怖片。
《昆池岩》在整部影片的不同时刻,设置了不同吓人的点。这些点之密集,也是让人着实一惊。
如果从单纯吓人的目的来说,恩,它成功了。但是如果把片子再看一次,避开那些吓人的点呢?
你就会发现,影片存在着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
比如:
医院闹鬼,为何还有人愿意住在医院的旁边?
为什么420的门开了,明明知道里面有猫腻,这些人却在清醒的状态下进入这个密闭空间?
再看《寂静之地》,也是一样。
最逻辑不通的地方在于,瀑布声可以误导怪兽,为何他们不搬到瀑布附近生活。
君君自认并不是那种阅恐怖片无数的大神,但我总觉得:
恐怖片,并不止是为了吓人而吓人。
因为,要吓人其实很简单,把人们最怕的“牛鬼蛇神”摆出来就好了,但慢慢也会流为平庸。
当年那部红遍亚洲的《咒怨》,就是这样。
从前几部的“因爱生恨”,变成了最后动不动出来吓人一跳的“阿飘”(《咒怨:白老妇》。
评分也从最初的7点多,降到了及格线以下。
不过这些为吓人而吓人的恐怖片,倒是给君君提供了一个路子:
原来,别人作死的经历也可以拍成恐怖片
相比较而言,《噩梦娃娃屋》“传统”得要多。主角的噩梦经历,是被迫的,因为他们被变态看中了。
之后,剧情越是反转,越表明现实真的是很残酷啊,残酷到让人陷于幻想。
在这一点上,它几乎与以往那些《闪灵》、《死寂》、《孤儿怨》、《恐怖游轮》的设定如出一辙。
它不是为了吓人而吓人,相反这是一部以缜密的逻辑吓人的电影。在影片的最后,你甚至能在一步步绝望之中,接收到一点点正能量。
正是这点与以往那些经典的恐怖电影,不谋而合。(姐姐虽然一直在逃避现实,但她之后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并成功活了下来)
但是,话说回来,君君还是要提醒一句:
珍惜生命,远离鬼屋,因为好奇心害死猫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