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为《我不是药神》打cal! 请中国电影再多一些这样的好作品! – 《我不是药神》

杜娟的博客

电脑版   2018-07-05 22:02  

《我不是药神》足看了两遍方觉得过瘾。媒体场当天有人看完发友圈说:“徐峥可凭电影《我不是药神》“封神”。无疑,这部电影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都让人感受到了进步的力量。

在戏外,电影《我不是药神》的进步体现在审查制度的进步。当一个能真正反映生活、反映民意的电影在银幕得到公正的上映机会,这说明审查制度执行者本身具有公正的视角。从电影本体看,《我不是药神》显然不是“喉咙式”的电影题材,它体现了社会机构仍需不断完善,同时它又赋予了社会正能量的思考。比如片中:“当穷人和警察都在保护一个人的清白背后的真相......”,在电影输出价值观的背后,我们看到社会力量给予公正的鼓舞和坚持。

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了卖印度神油的老板勇哥因为一个意外的“商机”,从而卷入拯救白粒白血病患者的巨大工程中,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的坎坷,终于迎来了医改的促进,全国无数病友因此从中获益的故事。提到徐峥,很多人会想到《泰囧》、《港囧》系列的搞笑电影,这部电影虽然承袭了导演一贯的中年人自黑语言风格,但对于剧本定位却是大逆转。

在《我不是药神》中,徐峥不再为中年男人精神诉苦,也不再为中年男人代言家庭压力,它唤醒了中年男人沉睡的社会责任意识。整个电影的镜头语言以及剧本逻辑把控都是全线流畅,没有一秒的废镜头,没有一处的拖沓,电影从开镜到结尾多次呼应了“人需要活的踏实”的本位意识。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仅在点映期就轻松破亿,大片大片的小姑娘被“山争哥哥”的圈粉,山争哥哥吐出来的不是烟,是中年男人看破红尘仍挚爱世界的情感。

整个电影主打的是群像式演技,每个人的戏份都是摊开,但每个人都生动又别具真实感,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太多,为了不给片方丢失票房,在这里有所保留的讲几个经典细节。“钢管舞”的情节是最先扎心的片段:思慧的女儿得了白血病,丈夫跑了,她只好做钢管舞女。那天晚上,勇哥给大家发完了月饷,也想洋气洋气搞一把“团建”,他们一行人来到了思慧工作的夜总会。尽管思慧是客人的身份,但是经理很快找她上台“跳钢管”,按着正常逻辑,只要思慧在夜总会工作一天,这种要求不过分。可是勇哥烦了,他愣是不让思慧跳。经理面露为难的想搪塞过去,腻而不重的点破了慧的工作目的——“挣钱”。勇哥不耐烦的说“跳他妈舞,不跳.......”甩出了一大笔钱,指明要经理去跳。最后经理为了钱,走上了舞台,他妖娆的同样令人尖叫,可是思慧眼中却有泪花闪动。思慧本身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因为踏错一步,她以为与“自尊”两个字此生再也无缘,这刻却满足于心。这段情节对人触动很大,想起了那句流行的段子:“若她心已沧桑,就带她坐旋转木马”。

在《我不是药神》里,每个角色似乎都承担了命运符号的传递。周一围饰演的曹斌,浪荡不羁,有正义感也有分寸感,不失一个正义担当的角色。王传君饰演的白血病患者有突破感,口罩和眼镜下面充满谨小慎微又不失机的做人方式,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从他的眼神,你能读到关于命运的角本。杨新鸣饰演的刘牧师也让人印象深刻,他很好的把握了牧师身上的行为风格,呈现了群众印象中的牧师职业形象,有一处镜头,刘牧师跟勇哥说:“主会保佑你的”,勇哥回了一句:“阿们”,两个人仿佛是问了一句:“你吃了吗?”,那个人回答“我吃了”......他们体现了一种无伤风雅的做人乐趣。黄毛的角色很复杂,却很有质感,无论是有着血渍的杀猪场工人,还是收拾衣物的坊织工厂工人,你都能读出一个年轻马杀特青年的有志无路人生,这个人物不能剧透的太多,因为他是勇哥灵魂的接力者。

总之,《我不是药神》必将成为暑期档的爆款。但,成为爆款这样的事只能做为商业价值的美谈,真正的好电影是能够使灵魂战栗,引发观众对于生命内外的思索。看了两遍电影,一次包场,一次点映场,毫无意外的听到了人群中欢笑和饮泣声断断续续响起。无论哪种判断依据来衡量《我不是药神》的意义,结论都是:“它值得你看!”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