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一出好戏》的隐藏剧情 在他身上看到了职场厚黑之道 – 《一出好戏》

梦见乌鸦

电脑版   2018-08-16 20:07  

任我行在《东方不败》里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逃不掉的。



作为一部荒诞喜剧,《一出好戏》的核心内容在于: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之上,一群有着彼此社会关系的人群,演绎出一套循序渐进且独立的“进化史”。



有关社会变迁的隐喻,有关情绪渲染的铺张,针锋相对角色对弈之下,赤裸裸的是人性的讽刺。其实在《一出好戏》塑造的这个“独立运转”的体系之下,我们还能从中读取到关于职场风云法则的影射。



其实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权力角力,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上层势力的裙带关系,实际上乃是职场版的“权力游戏”。或许谈职场有些深奥,不如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出好戏》系列权力之争,其实就是一个班的班长竞选,竞选过程中,王宝强、于和伟、黄渤在根据不同阶段拉票,谁胜谁负,谁的手段高明,如下分析。



一家公司的团建,彼此之间互相熟悉,本身就有等级和圈子之分。所以来到孤岛上之初,他们彼此了之前的社会关系。如果将一行人比作一个班,于和伟就是班长,黄渤就是之前学习最差的那类人,而王宝强顶多算是一个给班上人做饭的大师傅,根本不是班上成员。



但《一出好戏》中一行人上来没多久之后就打破了这种关系,因为开场的陨石缘故,“世界不存在了”,之前的社会关系清零,从而直接进入了最原始的生存本能环境中,也就是最开始王宝强“管猴子”那一幕的荒诞,谁让人家是这个班里的大师傅呢?



随后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领导班子更迭,这样上层机构更迭是根据物质精神发展需求决定的,生存→物质→精神三个阶段,谁能满足大伙最直接的需求,谁就是老板。



但社会关系清零,圈子关系还在啊。



或许有人要问,两派的争斗中,如何才能跟对人?问这句话的人,肯定没在职场混过。职场派系站队,没有对错之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领导哪一天不会被“下马”。而对于不同派系的拉拢,只有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站队。



在此条件之下,墙头草王迅成了最后的“赢家”。


大家可以琢磨,这位在三个阶段的过程中,几乎是唯一没有饿过肚子的存在。不但没有饿肚子,而且都处在领导班子体系之下。


首先,他最初跟在于和伟屁股后面,因为他会巴结领导。王宝强得势之后,他立刻叛逃,去辅佐后者。但于和伟重新夺回领导权之后,他还是回到了于和伟手下,而且于和伟仍然欣然接受了他。


因为这种人,他会巴结人,会主动帮助领导完成一些任务,实际上就是狐假虎威,而且这种人绝对不会威胁到领导的地位,留着他还是有用的,危急时刻,他不会给你捅刀子,不像黄渤这样会篡位,顶多离你而去。所以,领导会觉得,这样的货,还是有点用,但不会给他太多好处和太好的待遇,万一他那天跑了呢?



所以,这样的人,也绝对不会进入到领导圈子里。对比于和伟手下那位死心塌地的保安,他才是领导圈子里的人,领导倒霉他也倒霉,领导飞黄腾达,他也会风生水起。最终那位保安成了领导副手,第一批住在船舱里,但在在后来夺权大混战中,他也挨揍了。



王迅这样的,不会混到副手的地位,但也不会饿肚子,这位在任何职场中,上限有限,却可以不断的跳槽,来保证自己的温饱。一旦觉得领导失势,这位马上跑了。所以这样的人,在职场中,当不了大官,挣不到大钱,始终在权利之外。但能混到差不多的位置,小富即安。而且在任何权利斗争中,绝对不会拿他开刀,完全可以全身而退。



所以,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能否保持中立呢?当然可以,只不过身处于权力之外的你,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卷铺盖走人。但人家不在乎“走人”,只要能填饱肚子,安全下庄就行。



民国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学》里有言:黑有余而厚不足,偏左;厚有余而黑不足,偏右;厚太过而黑也太过,冒进;黑不及而厚也不及,消极;厚与黑兼而有之方为正道。



王迅这样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