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一出好戏》 黄渤导演处女作,可以的 – 《一出好戏》

C·R7

电脑版   2018-08-13 14:08  


文/王伟

“演而优则导”在今年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仅最近半年,就有5月的刘若英《后来的我们》(豆瓣5.9分,票房13.61亿);6月的小沈阳《猛虫过江》(豆瓣3.7分,票房2.04亿)以及8月份黄渤的《一出好戏》(豆瓣7.4分,票房5亿+【上映中】)。

 

通过上述影片可以看出,演员转型导演的作品并非百分百是票房的保证。叫好又叫座的,目前来看也就是黄渤的《一出好戏》。

 

相较于上述两部作品,《一出好戏》可以归类为剧情/喜剧片,除了让人哈哈一笑的喜剧元素外,还能让你走出影院后去思索这部电影的诸多细节。这一点在导演处女作中,显得引尤为难能可贵。

 

 

《一出好戏》开场进入状态非常快,黄渤饰演的马进在公司团建出游的过程中遭遇险情,最终一行30余人被海水冲到了一个无人小岛。更要命的是,黄渤刚刚得知自己中了6000万元的大奖,如果90天内不去兑换,大奖就会逾期失效。

 

通过以上情节,你第一印象可能觉得这是一部类似《鲁滨逊漂流记》的荒岛求生电影,角色们学会如何在岛上的活下去同时,最终有惊无险的被救回现实世界。

 

如果照着这个套路演下去,就有点太低估“70亿帝”黄渤了。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这样一座廖无人烟的小岛上,之前存在的阶级秩序,如老总、保安、职员、司机、秘书等已不复存在。大家有且只有一个共同点:幸存者。

 

既然如此,生存自然而然成为他们的第一要务。

 

此时,爬树摘果子、下海捕鱼、找淡水、寻住所……在有着部队野外拉练经验及过硬身体素质的司机小王带领下,大伙短时间内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小王由此被推上了管理者的岗位,但他缺乏管理经验,知识水平有限,情商也低,其推行的集权式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引发了部分幸存者的不满。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封建社会。

 

 

旧秩序时代的张总就是不满者之一,但他没有直接与小王发生冲突,而是利用自身经验,一方面暗地里寻找新的生存资源——一艘装满各式物资的弃船,另一方面拉拢更多的幸存者加入自己的队伍中来,并最终形成了另一股势力。

 

更厉害的是,张总将手中的扑克牌作为货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交换体系。通过扑克牌,你可以换水果、换鱼、甚至可以换房间。但交换的前提你必须去劳作,提供可以交换的资源。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过渡。

 

 

黄渤饰演的马进和张艺兴饰演的弟弟小兴也是如此,他们通过资源与交换,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并施计挑拨小王和张总两方势力火并,从而以“不流血”的革命完全权力的更迭,成为新一代管理者。

 

他们的“施政”方针也更符合人心:打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按需分配的乌邦托社会。

 

 

在最高权力数次更迭的过程,犹如一面镜子,投射着人性。有底层人掌握权力后犹如暴君的小王;权力欲极深,无时不刻想着榨取剩余价值的张总;还有墙头草的公司中层、为五斗米折腰的知识分子、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保安、出卖色相的女职员……

 

自私、残暴、冷漠、懒惰、贪婪……人性的黑暗面在这些角色身上一览无余,黄渤所展现的讽刺意味也在此时显得非常浓烈,引发观众的深思。

 

 

当然,作为新人导演,影片的遗憾也不是没有:违和的植入广告;略显冗长的电影时长;加载了太多亲情、爱情、良知等内容;为了照顾商业属性,有意降低了严肃黑暗的一面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黄渤导演的处女作依旧是值得一看的,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导演身份的黄渤尽快推出“下一出好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