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别给人生留遗憾

央视新闻

电脑版   2018-08-09 00:06  

每一下钟表的秒走,代表着时刻的匆匆流逝;每一张撕下的日历,代表着一天的起始与终结。时间,会给一件坚持很久的事,一个满意的答案,也敦促着你我,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那些逝去的日子,哪一年令你印象最为深刻?且听他们慢慢道来......

如果问“宝岛诗坛三杰”之一

游子诗人郑愁予

对哪一年印象最为深刻

他的回答是:1949年

图:郑愁予

出生于1933年的郑愁予

五岁时,母亲便带着他一路漂泊

1949年

16岁的郑愁予随家人前往台湾

远离故土的他常会和母亲聚在一起

回忆故乡的吃食

1968年

郑愁予与妻子再次离开熟悉的土地

在美国生活长达三十多年

图:郑愁予与妻子

去爱荷华大学进修时

郑愁予曾面对祖国的方向

跪在异乡肥沃的土地,写下长诗

他希冀祖国的土地

也能变得这么肥沃,孕育更多生命

时间很轻

不经意间就飘然而逝

时间很沉,骤然间

肩上多了责任,心头有了乡愁

如果问耄耋之年的中科院院士

核物理学家陈佳洱

对哪一年印象最为深刻

他的回答是:1978年

图:陈佳洱

陈佳洱

全国科学大会的亲历者

中国加速器物理的领军人物

手握诸多“第一台”、“第一个”

图:陈佳洱与老师朱光亚

诞生在文学之家的陈佳洱

从小以居里夫人为榜样

愿走一条探索科学的道路

1963年,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来到英国进修

英国科学家一次次抛出难题

他一次次给予有力回应,圆满完成实验

回国后的他,满怀雄心壮志却遭受打击

被下放到山沟,什么苦活都干

陈佳洱不断用居里夫人来激励自己

无论条件如何艰苦

都没有放弃对学术的追求

对未来的希望

饮冰十年,不凉热血

1978年,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这是出征的号角

让陈佳洱重新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

在今后的几十年里

他一直奋斗在核物理学领域

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我们曾想校对时间,到最后才发现

在所有的评判中

最正确、最伟大、最天才的是时间↓↓

如果问登山家吉吉

对哪一年印象最为深刻

她的回答是:2008年

图:吉吉

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

第一次怒放于世界之巅

作为珠峰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

那一年的吉吉,38岁

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

她完成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

更有对心爱之人深深地怀念

图:吉吉与丈夫仁那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仁那看着新闻说

奥运圣火要登珠峰,我肯定要上

吉吉看着丈夫说,我也想上

然而,在2005年一次登峰任务中

仁那牺牲在迦舒布鲁姆Ⅰ峰上

在时间的刻度上

每走一步路

爱和梦想都会把温暖催燃

资料/央视新闻综合自《朗读者》

时 间

(节选)作者 | 沈从文

“时间”证实一切,改变一切。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

聪明的理解生活,愚蠢的习惯生活。

生命的意义解释的如此单纯——“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但在生活的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

这分歧一看就明白。聪明的人理解生活,愚蠢的人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

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

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事物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却被忽视。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时间本身却又像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

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

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他们的心,在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

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敢于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世界上最快又最慢

最长又最短,最平凡又最珍贵

最容易被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是时间

若以平均寿命75岁计算

人生约有900个月

这张30x30的A4纸表格

是否记录了你的过去与现在↓↓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

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未来

别让人生留有遗憾

图/视觉中国、网络

点击「写留言」分享你的答案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