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立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央视新闻
电脑版 2018-08-07 00:15
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春暖之后没多久,炎热的天气便尾随而至。但长夏之后,秋凉却是缓缓地甚至"偷偷地"降临。可谓轰然入夏,悠然入秋。
立秋时的天气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关于立秋时的天气,有人希望下雨,有人希望晴天,这与作物的类别及其生长期相关。立秋时临近收割的作物,人们希望晴暖天气加速黄熟。如果立秋时尚在生长的作物,人们希望能有充足的雨露滋润。
谚语说:"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果也难留。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例如,南方的水稻,在立秋时,正是"长身体"的阶段,要用充沛的雨水喂饱它。在处暑时,水稻陆续抽穗、扬花、结实,如果连绵阴雨,花粉被浇落,便会影响收成,而且很容易腐烂。
古人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对于立秋的农历时间,古人认为"七月立秋慢悠悠,六月立秋快加油",即如果立秋在农历七月,秋收问题不大;如果在农历六月,就要更勤快、更努力了。
农耕社会,人们十分重视立秋这个时令节点的物候和农事意义,因为人们觉得它关乎年景。
在很多人眼里,立秋有点像是一张“空头支票”,名字挺凉快,但天气依然很热。古代的所谓“秋”与现代用气温衡量的“秋”有些不一样,它只要暑热盛极而衰,平均气温开始下降,就算是秋天来临的标志。对于大多数地方而言,“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所以人们把立秋后的炎热称为“秋老虎”。
“立秋”后天气马上就会转凉吗?
立秋·诗词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二绝之一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日闻蝉
[宋]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习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立秋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至今,不少习俗仍在流传。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
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免秋来腹泻、闹肚子。
晒秋
立秋时节,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人们“秋忙”的身影,农家小院晒满了玉米、辣椒、大豆等农作物,呈现出诗一般的“晒秋”景象。
点击【写留言】
说说你那里感受到秋了吗?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