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惨烈战役,不该被遗忘 – 《浴血广昌》
chongbei
电脑版 2018-07-30 14:07
1934年,江西抚州,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广昌保卫战,高虎脑战役,长征前与国民党军的最后一战。
不知道这场战役,还有多少人熟悉。管虎要拍《八佰》之前,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是:“我采访了全国各地17个城市的年轻人,90%不知道四行仓库甚至不知道淞沪会战,不知道谢晋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忘记过去,这是管虎拍《八佰》的意义所在,也是《浴血广昌》的一个意义。
开场即很惨烈,坦克碾过一个青年红军,地上血泥一片。为什么他能够无所畏惧?他的信念为什么如此坚定?他的牺牲换来了什么?为什么他倒下后,会有千万个他站了起来?
是的,他的死,并没换来一场战役的胜利。激战后,红军决定进行战略性转移,开始万里长征。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不是胜利的战斗,但他们的牺牲,给转移赢得了一些时间,到后来,终究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电影中,对当时的背景和复杂状况,有所展示。红军以彭德怀为直接统帅,国民党军队由蒋介石和陈诚指挥。战役失败的很大原因,在于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
有时代风云,有历史人物,而《浴血广昌》的动人之处,是在笔锋一转后的小人物身上,赖婆婆与她的五个孙子。大时代与小人物,小人物与大情感,历史景观与情感景观,相互呼应。历史,家国,战争,落点搁在人上,才有血肉,才有光彩。
三伢子勇敢果断,如果没有牺牲,他会与战地护士何淑瑶拥有一段浪漫爱情,还可能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残酷战争,有时只有血色,浪漫有点多余,只能昙花一现。
五伢子性格偏弱,他一开始想参军,更像一个少年急于证明自己男性气概的冒失行为;战场上,可怕的场面几乎吓倒了他;但他,最终勇敢了起来。这样的性格转变与人物弧光,细腻而真实。革命历史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五伢子,从懦弱到刚强,从害怕到无畏,一起铸就了伟大的胜利。
后来国民党军为什么会失败?片中蒋介石和下属开会时,已意识到民心的重要性,只是他们还是背离了人心。回头来看,结局已定,再谈原因,似是无用的马后炮,但这也是事实,红军输了一场战役,但没输民心。具体到个体,就体现为一个个红军战士前仆后继、震撼人心的热血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赖婆婆的是已年近80高龄的祝希娟,她曾凭借谢晋导演《红色娘子军》(1961)里的吴琼花一角,荣获新中国第一位“影后”殊荣。这些年,她还演过《暗算》、《大明王朝1566》等影视佳作。作为红色题材电影,从《红色娘子军》到《浴血广昌》,从吴琼花到赖婆婆,这无疑是一种传承。一如片中伢子们的坚定,她几十年如一日的信念感,令人动容。
北京首映礼上,祝希娟说道,参与《浴血广昌》这样题材的电影,不会考虑戏多戏少,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我们,战争惨烈,必须铭记;不忘历史,才会更加珍惜当下。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