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做成一件事的全部奥秘告诉你
央视新闻
电脑版 2018-07-30 00:05
他们,抓住知识,摆脱命运的束缚,在寒门与名校之间,划上了令人钦佩的等号。每一日之于谁,都是24小时。如果毫无目标虚度年华,那还是一堆散乱的日子;可如果有梦可求,你读过的书吃过的苦所堆砌起的每一日,都会成为成功的前奏。
河北18岁女孩王心仪,
今年高考以707分的成绩
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时,
她正只身在异地打工。
“贫穷带来的
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
它狭窄了我的视野,
刺伤了我的自尊,
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
生活酸楚在她笔下
却通通化为二字——“感谢”。
//
感谢
“
母亲让我比别人早上一年学,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攀比心理,而是她盼望着我更早地摆脱愚昧与无知。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
其实——
值得感谢的哪里是贫穷,
而是在贫穷中母亲的言传身教,
父亲的倾力守护,
还有自己的永不言弃。
给了自己未来和希望的,
是你向着光明的努力。
高考后,云南曲靖17岁小伙崔庆涛
就跟着父母在家附近建筑工地打工。
7月22日,正和父母拌砂浆时,
他收到快递员送来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父亲不识字,催促妻子念给自己听:
“崔庆涛同学,我校决定录取你
入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学习……”
//
耕耘
“
其实读书相对于体力劳动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每次帮父母干完活儿筋疲力尽地回家后,就会怀念在学校‘动脑子’的惬意时光。
”
“一分耕耘毕竟会有一分收获”,
手握未来邀请函的崔庆涛
给父母奔波劳苦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更难得的是,他一脸坚定地说,
“我今天走出了大山,
将来也会回到大山,改变大山。”
赵龙,今年刚考上河南理工大学。
两年前父亲被诊断出心肌梗塞,
年初,为给儿子赚学费远赴江苏打工。
心疼父母,赵龙在景区工作者帮助下,
靠卖冰糕勤工俭学。
他还“想多赚点”,为父亲治病。
//
自立
“
自食其力。
”
由于此前媒体报道时
不慎泄露了冰糕车上的收款码,
不少好心人自发扫码捐款。
这令赵龙“心理压力很大”。
他希望还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攒钱,
且表示不再接受捐款。
这对双胞胎兄弟——
哥哥倪庆明和弟弟倪坤明,
去年分别考入
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
父母都是在浙打拼的务工人员,
没有像样的家具,
一张两尺宽的小方桌,
就是兄弟俩平时学习的地方。
班主任说,他们是全班公认的
读书最刻苦的人。
//
刻苦
“
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想早点工作,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享福。
”
母亲还记得这样一件事:
“前几年,家里太苦,
有一天老二跟我说了一句话
‘我以后有了小孩,
一定要让他接受高等教育。’
我当时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为人父母,已经做了榜样。
陕西延安,吴治保夫妇靠务农为生,
年轻时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果,
他们立志要让5个孩子上大学。
每天早上,只要听到父母起床了,
5个孩子也都赶紧起床,摸着黑,
拿着课本到院子或学校的灯下背书。
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
如今,除了最小的女儿在备考外,
其余四个均在清华北大就读。
//
榜样
“
父母用行动让我学会了坚强、坚持与坚定。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始终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
”
何来“一门四清北,五子皆才俊”?
吴治保夫妇说,
从未因学习打骂过孩子。
“教育孩子用的都是土办法、笨办法。
如果在学校不好好学习,
就领回家跟着我们一起下地干活,
让他们体会父母没文化要受的苦头。”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综合
他的求学故事,
相信你不会太陌生。
出生于江苏农村,
2岁那年,哥哥因病离世,
他成了家中唯一的希望。
他说想参加高考,母亲说“可以”;
他说想考第三次,母亲说“可以”;
他说一年什么农活都不干了,
母亲说“可以”……
//
奋斗
“
松柏之志,经霜犹茂。对于温室花朵来说,痛苦可能是灭顶之灾;但对于松柏来说,痛苦有可能就是莫大的财富。
”
从那之后,整整十个月,
他分分秒秒都在奋斗。
“如果不给自己回头看时,
留下一些令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
那生命就算是白过了!”
最终,北大未名湖畔多了
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他就是英语教学专家俞敏洪。
他还有一个故事,讲给追梦者听↓↓
《一堆散乱的砖头》
(节选)作者/俞敏洪
小时候,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
父亲是个木工,经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就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断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两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就多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
我完全不知道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终于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我问他要做什么,他告诉我要造一间小房子。在随后的几天里,父亲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和院子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结果家里就有了全村人最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然后就继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贫困但不失快乐地过我的农村生活。
等到长大以后,我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对自己的深刻影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只是占据了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拾砖头碎瓦,终于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中蕴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
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
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剩下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命之路足够漫长,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把造房子的砖头慢慢攒起来。
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没有目标地过下去,只不过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自己的某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图/视觉中国
点击「写留言」分享你的求学经历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