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神奇马戏团》 吃的是想象力,变的是创造力 – 《神奇马戏团》

韩大刀

电脑版   2018-07-25 02:05  

 

 

由好莱坞顶尖团队一手打造的动画片《神奇马戏团》,作为这个暑期档,最适合全家观看的电影,带来太多让人大开眼界的奇观。这个奇观,主要是基于影片所呈现的“七十二变”,不过这个变化不是孙悟空那样随性,而是缘于一种神奇的动物饼干,吃下什么动物形状的饼干,就能变成什么动物,这事,想想就觉得妙不可言。

 

看似热闹的《神奇马戏团》,其实也能带给诸多创作者以深思,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乏味作品被创作出来,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而如《神奇马戏团》这般由动物饼干引发的大变身,明明是我们童年时代曾经的小小幻想,这般简单却又美好的故事,却鲜有被搬上大银幕的时候?细细思考下,原因不难找寻:

 

我们的动画人在创作的时候,作品理念与目标受众有脱节,毕竟从导演到制作团队,都是由成人组成,大家常常自嗨于自娱自乐,而不知真正的童心,才是取自四海皆准的世界观,才是适合全年龄层的欢乐秀。而身为大众的我们,也总要脚踏实地,却忘了仰望天空,久而久之,受限于想象力的驰骋,也失去了做梦的能力。想象力,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绝对要胜过技术与故事,是决定一部作品成败的核心因素。试问一部缺乏想象力的寡淡作品,再精美再炫目,又有谁会喜欢?

 

因此,在《神奇马戏团》中,便让人看到太多让人兴奋的桥段。从片名看便可知,无论是“神奇”还是“马戏团”,都对观众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当两种元素相互碰撞于一种前所未见的动物饼干,不仅盘活了片中几欲倒闭的马戏团,也盘活了受众们的活跃思维,看这样的动画,不仅仅是一种“你演我看”式的欣赏,更是由故事衍生出许多的念头,产生交互式的效果。笔者相信,看过影片后,生活中再吃到动物饼干,也一定会幻想自己变身后的样子,这种联想,毕生难忘。

 

所以,通过《神奇马戏团》,我们看到了创意的无价,吃下的动物饼干,是无限的想象力。而吃下之后的变身,则又是创造力的全面呈现,这也是影片通过娴熟的技术手段,所呈现给公众的视听奇观,一枚枚神奇的饼干,让马戏团的小主人欧文变成了各种憨态可掬的动物,无论是仓鼠、狮子、狗熊等等,不仅变身过程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变身后的“动物人”,也成了马戏团上的绝对主角,带来了马戏团的辉煌时刻。最惊险难忘的一幕,莫过于欧文以马的造型出现在上空,突然跃下,中途又吃下一块鱼形饼干,就在下落的瞬间变形,掉进了小丑手中的鱼缸里,蔚为奇观。

 

当然,整部《神奇马戏团》的剧情,也是非常丰富,其间不仅有人与人的爱情、亲情、友情,也有关乎马戏的热情、奇情、激情,特别是欧文与叔叔霍勒肖两代人围绕马戏团的继承权的正邪之斗,也让人感受到了太多的世间正气。神奇的动物饼干不过是催化剂,不仅在片中“崔进”了剧情的延展,而且也为整部动画,加诸了太多的闪光点。还是那句话,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一部动画电影的灵魂所在,希望业界同仁们都能与《神奇马戏团》共勉。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