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为何会有“正部级”?中大学生会道歉 使用错误级别表述
上观新闻
电脑版 2018-07-21 00:07
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我贡献诸君的,就是要诸君立志,要有国民的大志气,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家变富强。
——中山大学创办者孙中山
”中大发布近200个学生会干部岗位
注明“正部长级”“副部长级”等
昨日(7月19日)
中山大学学生会发布了干部任免名单
按秘书机构、组成部门、办事机构三级
列举了近200个学生会干部岗位
部分岗位还注明“正部长级”“副部长级”等
此举引发网调侃:
“中山大学圆你部级领导梦”
“对大学精神的讽刺”
中山大学学生会官微部分截图
昨晚
中山大学学生会删除了该公告
今天中午
中大学生会官微就此事致歉
公告称:
我校现有本科生33000余人
校学生会干部人数总计210人
学生会具体岗位仅是名称
主要是为了明确学生干部的服务职责
我们错误使用了级别的表述
对此深表歉意
“学生都如此,以后还得了?”
但对中大“表述错误”的回应,部分网友并不买账。
有网友评论,在学生会组织中,内部是职位是分层的,权力也是分等的,下级接受上级指挥。在这份公告中,秘书是服务部门,是处于领导阶层的下游,而所谓“正部级”和“副部级”,就是统治阶级。
沉醉其中的学生们,很可能不再是独立的、批判的、创造的,而是附庸的、比谁官大的;很可能像钱理群先生说的那样,变成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
学生会这一组织及其运作方式给当前高校学生基本价值判断带来的长远影响,恐怕是人们最为担心之处。“学生都如此,以后还得了?”
大学教育学生,人与人是平等的。那么为什么一个学生必须服从命令?难道不可以商量着来吗?难道不是学生会的学生一定要听命于学生会的人?难道下级就一定要和上级分等?学生会内部的学生都处在分等当中,那没进这个圈子的学生岂不是更下等?那些没有专业技术,或者有专业技术却没有被选中的学生怎么办?非要逼着学生去适应搞关系、搞官帽,而不是搞学习,从而高人一等?
大学不是官场
“行政效率”绝不应是最高价值
大学学生会和现代大学一样是舶来品。无论是西方的学生会,还是“五四”以后中国兴起的学生会,都聚焦于服务校园、关注政治、联系社会、推动进步。因此,学生会成为许多精英锻炼自身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养成“国民领袖”或者“合格公民”的重要渠道。
但是,当前我国的学生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组织”。上行下效,教育部搞“双一流”,各个省市也搞“省一流”学科建设;上级部门设置一个研究课题和奖项,省市也采取类似做法;高校行政化了,那么学生会也行政化。当行政权力可以轻轻松松地通过规章制度等形式渗入到学生会组织当中,其日常运作的行政化倾向也就可想而知。
但大学不是官场,对学生来说,“行政效率”绝不应该是最高价值。
虽然说,学生群体是行政化的末端,把板子打到学生会和学生身上有失公允,而且学生会并不是一无是处,它满足了组织管理和负责学生事务的需求,不是故弄玄虚。引发众怒的核心问题是称谓,它给人们官僚主义印象,以及一些机构设置的过于臃肿。
但在面对舆论批评时,中大部分学生主动跳出来否认指责、理直气壮、狡辩护短,这就非常值得深思了。
事实上,这种学生会组织的“做派”在之前就已经有发生,并引起了纷争。
比如江南某大学曾曝出一份“学生会储备干部名单“,有人写了《官僚化了的大学生组织为何依旧让人趋之若鹜?》一文,其中谈到:“从形式,到内容,到发文程序均以国家下发的‘红头文件’为标准,一板一眼有模有样,让很多人在惊叹高校学生会已经如此程序化、规范化的同时,也不免感慨一句,‘今日的学生会,实为校园内的小官场啊!’”。作者还说,“大学校园应该是一片净土,但如今一些学生干部深受‘厚黑学’的影响,把学生会打造成了一个小型官场,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那么这种现象要如何消除,或许只有学生干部们明白真才实干远比架子更重要时。”
如果“学生组织”不再为学生服务,而是变得浮躁、浮夸、形式主义、权力崇拜,那么“学生会将是腐败的预演场”。
大学精神究竟是什么?
行政化,同大学的初衷,是相悖的。
关于大学精神,古往今来名训众多。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梅贻琦先生的“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中庸》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山大学创办者孙中山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说:
“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我贡献诸君的,就是要诸君立志,要有国民的大志气,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家变成富强。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约翰·亨利·纽曼认为:“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
如果放弃“知识分子的责任”,养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坏作风,那是会让社会遭殃的。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观见】学生会为何会有“正部级”?背后的原因,并不那么简单》,点击链接可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