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 你我距离两万里 – 《燃烧》
就戏论戏
电脑版 2018-07-01 11:35
有个词叫放浪形骸,说明了胖子都不适合做诗人。李沧东在《燃烧》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诗人的世界,两个男人加一个女人,看上去是三个人,其实又何尝不是一个人的三种表象,毕竟这三个人,距离我们的距离,大概都有两万里。
与世隔绝用在这部电影上面不太合理,但是他们的世界中,有北朝鲜向南朝鲜播放的声音,有南朝鲜看上去比较穷困的农村,有燃烧中的塑料大棚,那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世界都不太熟悉的生活状态。因此当女主角脱下上衣,脱掉束缚,在夕阳下起舞,鬼魅的背景音乐,才会让人产生共鸣。
在那一刻,戛纳场刊史上最高分变得实至名归,我甚至能够想象在漆黑一片的电影院中,大银幕上,是女孩的剪影在眼前舞动,耳边,全是安静同时却又喧闹的声音,沉浸其中,每个人都是诗人,那一支烟散发出的味道,应该就在观众的身边,不止让男主角变得激动而敏感,观众也是一样。
虚无,是很多个时代都最看重的东西,男主角对着夕阳西下时那短暂的反光,也能达到高潮,女主角在描述非洲的夕阳时,眼中不自觉地滑落泪水,富二代面对任何事情都哈欠连天的态度,让我们感受到了虚无的三位一体。
希望自己能够像烟一样消散无踪的女孩,最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又或者她变成了猫,寄住在“锅炉”的身体里,跟着富二代回了家,而着了魔的男主角,却由着自己的想象力,将富二代想象成一个杀人狂。李沧东或许就是希望观众这样认为,于是毫不掩饰,相较于他之前的作品,《燃烧》在表层上,实在是很容易理解,而且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悬疑作品。但是如果只是一个悬疑作品,就不可能被捧上神坛。
女孩的家人曾说,她很会编故事,以至于身边人都会觉得那些故事是真的,男主角则是一个小说家,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编造了一个女孩和富二代的故事,还把自己代入其中,而富二代,从一出场就表现出了对于生活的无所谓态度,以至于烧塑料大棚的行为,到底是出于他的幻想,还是真实发生的,观众和作者似乎都不知道。
直到最后,男主角拥抱着富二代,一刀刀将他捅死,将他的尸体连同自己全身的衣服都丢进豪车里,从内心和现实层面,一起实现了“燃烧”,裸体的男主角登上他的破双排座,却永远也逃不出他的心魔。至此,三位一体以一人存活的形式交出了结局,但是人生也并不会变好,小屋里,窗台前,男主角盲目地敲击着键盘,外面是首尔的纸醉金迷和蒸蒸日上,这一切,还是与他毫无瓜葛,也与观众距离大概两万里。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