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的世界观 六道“三观”,善恶一念 – 《阿修罗》
田金双
电脑版 2018-07-14 14:04
《阿修罗》的世界观:六道“三观”,善恶一念
文:田金双
刚看完梁家辉、刘嘉玲、吴磊演的奇幻电影《阿修罗》,有点小惊喜。我想,对这部大片的精神内核大可以用以下八个字简单概括:六道“三观”,善恶一念!
就张鹏执导的这部《阿修罗》框架来说,这是一部东方奇幻类型片,大可以和西方魔幻主义并驾齐驱。东方佛教历来有“六道”轮回一说,之于“六道”,意指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牲道、恶鬼道和地狱道。在《阿修罗》创作者手里,佛教“六道”之说演化成天界、阿修罗界、人界、魔兽界、恶灵界和炼狱界六界轮回。两者相比,《阿修罗》中的世界观依旧沿延佛教中“六道”之说,并非剑走偏锋。仅就这点来说,可圈可点。
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亦属“欲界”范畴,在佛教体系中,天界和阿修罗之争历来是绕不过的话题。这也是《阿修罗》这部大片的故事背景之一。天、阿修罗之战本就是欲望之争,影片中的阿修罗王亦是欲望之王。这个欲望之王身上集中了神性、魔性和人性的多重特质。梁家辉饰演的是欲望之头、刘嘉玲饰演的是谋略之头,吴磊饰演的是洞察之头。这三个奇幻的头,代表着阿修罗界的“三观”。
众所周知,李安导演执导过著名的奇幻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有寓言式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相比之下,从精神文本上这部《阿修罗》更多酷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媾合体。或者我们大可以如是说,《阿修罗》本就是一部中国版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影片中的中国牧羊少年如意原本生活在人界,无父无母的他有一个善良的奶奶和无忧无虑的童年,因为宿命,偶然之间前世意识觉醒,洞悉自己是阿修罗王的弟弟,或者说本就是阿修罗王的人间转世。所以,面对另外两面合体“打天”,一面是至善、至爱,一面是至恶、极欲。一面是人类家园,一面是阿修罗界,如意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责之中,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开始爱的救赎。
少年如意这个角色的原型,本就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也就是修罗王。只不过,名称各异,汉传佛教中叫罗睺(Rahu),藏传佛教中是宁玛派的护法ra合拉,在南传佛教中叫拉胡。罗睺(Rahu)这个阿修罗,在古印度叙事诗《摩诃婆罗达》(Mahabarata)中亦有记载。这点,暂不多说。
简单地说,少年如意的原型拉胡本是修罗界一个很有通神的怪小孩,当年众神搅动甘露乳海制造长生不死药时,这位少年没少帮助,但屡屡遭人误解,甚至被神腰斩,于是蒙冤昭雪的他一怒之下就养成嫉恶如仇食小人的性格,被称为“食小人佛”。
《阿修罗》中有个少年如意在修罗界洗澡的桥段:如意赤身坐在池子里,气泡自动按摩双臂妙不可言,不亦快哉。这里的洗澡水即取意甘露乳海中这个传说。由是观之,该片创作者创作《阿修罗》是的确做了许多功课,而非精神意淫和自我想像。
该片中,少年如意在修罗界中看到受害者的苦痛,流下伤心的泪,一念觉醒,说是佛教中的顿悟。也正源于灵魂转世后的人间历练后对生死无常的洞察。善恶一念的他才毅然决然地走上舍身救赎的道路。六道“三观”,善恶一念,生生不息,这也是《阿修罗》这部影片主题升华所在,亦是该片最具东方奇幻色彩的精彩看点。
分享
2021-01-07 17:33:51
2020-11-03 12:01:15
2020-10-29 10:01:37
2020-10-29 10:00:56
2020-10-29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