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来,走一趟毫无意义的战争! – 《1917》

屏幕迷故事馆

电脑版   2020-09-23 14:42  

故事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受上级指派,执行一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必须和时间赛跑,冒险进入敌区传递一个重要情报,试图阻止一场对1600名士兵的致命攻击,这当中包括其中一名主角的亲兄弟。

电影未上映前我就已经听闻,这是一部设计成如一镜到底的电影,当然实际运作不是真的如此,而是巧妙地把几十个长镜头拼接成宛如没有剪接、一个镜头到底。看之前我真的很难想象,战争电影最通用的运镜是多机位、高速切换画面以营造紧凑之感,往往还需要鸟瞰镜头以打造宏伟观感,《1917》要如何一镜到底之余又能呈献出战争场面和故事呢?而更重要的是,选择用这样的拍摄方式是否是必要的?我欢迎技术飨宴,但我更希望看到技术能够和故事相相辅相成。

《1917》做到了。我很惊喜的发现,电影没有特意炫技,没有刻意一味追求大场面,反而以小窥大,透过个人视角来看待、感受和经历战争。沉静、诗意和个人化,只待适时瞬间才沉默爆发。观众全程随着主角的视野和脚步,走一趟战壕,亲历一场战事。我们仿佛和主角一同执行这场任务;他们翻越沟壑时我们屏声静气、战战兢兢;他们稍作休息时我们也提心吊胆留意四周,深怕下一秒就有什么跳出来。鬼斧神工的摄影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环绕体验,枪声爆炸似乎近在眼前,深刻体验到以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下是多么的可怕和无助。

有趣的是,这其实就像一场live的观影体验。我事先并未多想,仅仅是好奇和期待电影的摄影成效,结果电影一开场后我才赫然醒悟,一镜到底的设计也意味电影是实时发生的?!故事人物所经历的每一秒每一分钟都呈现在镜头里,故事的时间流逝也是现实的时间流逝。故事叙述不能有回想、时间跳跃等,就只能顺时每一分、每一秒地推进着。主角执行这场任务需要8小时,那是如何把8小时挤进2小时的电影里呢?这我就不剧透了,电影还是成功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除了运镜的高超,电影的画面、构图、和光影,一点也不夸张的说句:真的美得让人叹为观止!其中和水有关的一幕,以及夜晚闪烁废墟的那一幕,我在影院座椅上不自禁地轻叹了一声:美得让人窒息啊!我已经迫不及待截图光影废墟那一幕作为电脑桌面图了。摄影师 Roger Deakins 本就是上了神台、被公认为好莱坞当今最出色的摄影师,这一届的奥斯卡最佳摄影应该是他的囊中物了,不赢都天理难容。

这个故事是导演 Sam Mendes 亲身经历过一战的祖父讲述的。Sam Mendes 场面调度的功力惊人,而且也为电影注入了他标志性的诗意和萧索,个人认为这是他自赢得奥斯卡的代表作《American Beauty》后最好的作品。他的两部007作品我都没有很喜欢,《天幕杀机》风格大于叙述,《幽灵党》简直可以说是烂了。两位年轻演员的表现值得一赞。在极为困难的长镜头拍摄下,表演自然、具感染力,而且看得出他们真的很努力,未来可期。

因为技术的过于耀眼,剧本成了其次,也成了电影比较明显的缺陷。我很喜欢剧本的其中一个设计,首尾呼应:开场和结尾主角都做着同样的事情,但走了一场战壕的他,已不再是当初的他了;战争对人心的侵蚀和残酷莫过如是。比较明显的缺陷就是情感共鸣不足。尽管其中一名主要角色的哥哥就是等着被拯救的1600名士兵之一,公务和私人感情有了联结,这通常是提升故事情感的方式之一,但因为我们从未见过主角的哥哥,甚至和两名主角也相处得不够:我们不了解他们的过去、他们的动机和感情等,所以我们不够在乎他们,最终也营造不出较强的情绪冲击或共鸣。不至于完全不在乎,只是不够,若可以在这方面加强一些,电影几乎是无缺陷的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二战的电影有很多,各种视角都有,一战倒很少,往往都源于创作者私人听闻或他们家人的故事。近期 Peter Jackson 制作了一部关于一战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技术狂彼得大帝运用他精湛的工匠手法极为真实的呈现了一战的残酷和凄凉,逝去的生命不会再变老,活下来的士兵们却发现自己成了‘和平’世界多余的人。“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他们如是总结。

评分:8.5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