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30年画布下的徽商科技派

电脑版   2018-11-20 10:00  

成功、创业、财富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也许他们会喜欢现在这个应有尽有的时代,但最怀念的东西还是留在了若干年前。

来源:鹿鸣财经(ID:luminglab)

文|陈兰

编辑|丁甜

LUMING LAB 出品

一个充满兽性的时代,野蛮却真实的时代,他们都曾在那时实现自我价值。一个遵循秩序的时代,文明但虚构的时代,他们开始不得不遵守游戏规则。

六零后,七零后,九零后,史玉柱杨元庆方洪波,刘庆峰李斌,戴威。这些生养于安徽的人曾在时代河流里留下浓墨厚彩的一笔,却在变幻莫测的 2018 年陷入深浅不同的危机。

也许他们会喜欢现在这个应有尽有的时代,但最怀念的东西还是留在了若干年前。

 一

1988 年,史玉柱在深大听了一场讲座,主讲人是原四通总经理万润南。

彼时的四通还是民营企业的标杆,那一年四通的销售收入为 10 亿元,距离其成立才不过四年而已。万润南在台上侃侃而谈怎么创办四通,什么是泥饭碗与铁饭碗,最后得出结论: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四通会是个最好例子。台下的史玉柱听得很仔细。

史玉柱对未来并不存在规划。 1984 年从浙大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队,即万润南说的铁饭碗,没多久他就被推去西安统计学院进修迷上计算机开始写程序,随后又根据自己的软件分析出的数据写了篇关于经济的文章,结果被彼时的深大客座教授、安徽省副省长看到,在 1986 年把史玉柱招去深大读研究生。遇到这场讲座,是意料之中。

也是意料之外,因为史玉柱后来的人生,因此发生了转变。“从那时起,我才有了准备创办企业的理想。”

有的人想创业,有的人却在打工。史玉柱听讲座的时候,科大硕士毕业生杨元庆正和另外 499 名应聘者一起,参加联想的第一次公开招聘。最后联想录用了 58 个人,杨元庆是其中之一。

杨元庆小史玉柱两岁,比起史玉柱的磊浪不羁,循规蹈矩四个字用在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他身上更为贴切。“ 80 年代末期,一个知名品牌大学的理工生如果选择呆在国内,那会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在他的人生剧本里,本科过了就是硕士,硕士读完要去美国拿博士学位,然后是去硅谷找份体面的工作。

最初在他看来,联想,是赴美读博的最好跳板。头几年他在公司主要的工作是推销Sun工作站,当年中关村的人总能看见一个 1 米 8 高的人,天天骑着一辆从旧车市场淘来的自行车,穿梭于各个店面之间,跟店家磨嘴皮子。

那几年史玉柱也很忙,先是花了 8400 块给他写的M6401 在《计算机世界》上打广告推销,四个月后这款软件带来一百万销售额。结果他高兴劲还没过去,金山创始人求伯君就带着借助方正品牌和渠道的WPS杀了进来,吓得史玉柱带着一名助手赶紧跑回深大学生公寓,闭关开发M6402。

八九十年代玩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蓝色巨人IBM,于是史玉柱看中了巨人两个字,开始用上巨人汉卡这个名称。“当时IBM蓝色巨人最火,我们就抄袭了巨人这个名称。”

1991 年成立公司的时候,其名字也是巨人新技术公司,第二年公司搬到珠海后,更名为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