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勇往值钱
电脑版 2018-11-12 10:00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新浪科技 韩大鹏 何畅
零点,天猫双 11 的最终交易额定格在 2135 亿。
“造节”者张勇意气风发地站在舞台上,这场由他一手打造的节日, 10 年间不断刷新着交易数额,它正变得愈发“值钱”。舞台之下,头戴黑帽的马云拍手称赞……两人留下的,是几亿人的“狂欢”。
10 年,双 11 改变了购物方式,探底了中国人的消费潜力。
如今,除了大屏幕上不断飙升的数字外,有些人开始闭上双眼,反思三个问题:
买买买了十年,真的快乐吗?下单的瞬间,是满足了物质的需求,还是填补了内心的欲望?
当大批网购买家成为消费社会的主力军后,是否还需要这一固定节日来释放和展现购买力?
流量红利消失殆尽,当交易额峰值达到抛物线的某一顶点而下滑时,对阿里来说意味着什么?
…………
买家、卖家、明星、猫晚、快递、物流、数据、交易额、张勇、马云、阿里巴巴……太多的关键词在这一天集中爆发。
从 2009 年至今,新浪科技见证了每个双 11 的变革,阿里巴巴也由一家电商进化成了经济体,所有商业生态会师于此,生生不息。
刚刚,我们和“勇”者聊了聊
“从不做预期”
花名逍遥子的张勇,并不逍遥。
自 2007 年 8 月,张勇出任淘宝网CEO以来,他便是杭州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常客。一住,就是 11 年。
他把全部时间扑在了阿里的建设上。双11,正是他的心血。
昨晚 22 点 28 分,当大屏交易额突破 2000 亿元时,新浪科技与张勇进行了对话。
身着红衣的他坐在椅子上,手握话筒面带微笑。CFO出身原本对交易数字十分敏感,但对于双 11 交易额,他给出的答案只有四个字:顺其自然。
“ 10 年,我对总交易额从未做过预期,因为没法做预期管理,它是自然发生的结果”,在他看来,阿里巴巴经济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他人创造价值,这才是双 11 最重要的工作,“我们并不看重下线部分的数字有多大,更不会把线下数字与双 11 数字简单相加。不会为了数字去做,为的是创造商业模式和理念”。
他还用两个关键词定义了阿里巴巴:独一无二、没有边界。
“每一个领域,都会有一些同行和玩家。但如果将我们的所有业务放在一起,阿里是独一无二的”,他认为,阿里的战略蓝图正在逐步演化和展开,其一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其二是践行“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的使命。
“不怕得罪人”
值得注意的是,一贯以严谨、逻辑严密著称的张勇,也开始对一些“看不惯”的事态作出了评价。
“我也不怕得罪人,传统行业存在着一些历史问题!”
“几乎全部的中国百货行业,原来都是不碰货的,它们是租柜台的。你要做好百货,怎么能不懂货呢?”;
“大卖场超市,再搞数字化都没用。你要知道你的货品对不对,你是放好了等人来?还是创造了需求提供给消费者?”
“近两年产业互联网十分流行,我不喜欢,其实这个词早就有了”。
……
“很多人问我,现在改变什么最难?我认为是改变DNA”,在他眼中,如今的阿里巴巴,既要创造新物种,也要改变老物种,尤其是对老物种思想的改变。而所有的一切,最终还是要由市场驱动,只有如此,大家才会去尝试,才能带来真正的改革。
24 小时,舞台内外的改变
未登台的马云
4 年猫晚,马云首次未上台与明星“狂欢”。
时间倒回至 10 日晚 7 点,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距离猫晚直播开始还有半小时。大部分观众已经落座,舞台灯光渐次亮起,荧光棒星星点点汇成海洋。
“马老板就在上面,我的饭碗还有没有,就看各位了!”现场导演以各种方式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但似乎没有人会在意他的言论,“易烊千玺”的呐喊声贯彻全场……
身披黑夹克的马云坐在台下,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猫晚,只是双 11 的一种承载形式,重要的是转化,俗称“买买买”。与单纯的秀场相比,这里夹杂着带货的属性,是由单纯的表演形式进化为连接文娱内容消费和电商消费的纽带。
它表达得其实很明显:主持人的口播广告贯穿始终,表演嘉宾植入品牌元素,现场举灯牌尖叫的粉丝也在押宝、抢礼、砍价。
厌倦“求饶”的买家
“要让观众不仅在这台晚会里得到欢乐,还要让他们占到便宜”,这是猫晚总监给予节目的定义。
但观众和网民究竟占到了多少便宜?很难讲。
当双 11 走到第十年,一般的玩法已经无法满足它日益增长的花样需求。于是,除了预售、津贴、优惠券、红包雨,还多了一项“双 11 合伙人”计划——用户只要使用阿里巴巴旗下App,就能积累能量值,换取天猫购物红包……
看似简单的玩法,不买账的消费者很多,吐槽的声音也不少:
“感谢双11,原本内向的我现在脸皮都变厚了,求赞改变人生”;
“我发个小红包给各位,别再给我分享了,饶命。”
……
可以吐槽的“买卖”更是多如牛毛,这也引发了大量退换货的纠纷。
久而久之,“双 11 编外人员”的规模开始壮大——他们不懂新玩法,他们心生倦意。
“完全不想参与,甚至可以说是讨厌,我更怀念那些简单粗暴直接减多少钱的优惠”,一群“双 11 编外人员”向新浪科技抱怨道,“现在打开浏览器,巨大的天猫弹窗,还无法关闭;随时会出现的双 11 促销,推送不止;刷各个App,开屏仍旧是双11,躲都躲不过,促销短信就更别提了”。
时至今日,拒绝剁手,理性购物,似乎正成为主流。
2009 年淘宝首页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