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一个月烧5000万!「网赚模式」的短视频能战抖音、斗快手吗?

电脑版   2018-11-02 12:01  

拍照,手机.jpeg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文章授权自微信公众号氢媒工场(ID:savemedia)

文/Leo刘尊

百度正用趣头条的模式“批量生产”属于自己的抖音。

马化腾没做成的短视频梦,李彦宏正在接力。但趣头条的噩梦,百度可能也要继承。

1、短视频行业兴起了“收徒做任务”

氢媒财经发现,百度旗下多个短视频App都嵌套了“收徒做任务赚现金”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百度极速版、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爱奇艺的纳豆视频。

有人或许觉得LOW,但这套模式的威力仍不可小觑。

好看视频就用的得心应手。根据 36 氪 10 月 31 日报道, 9 月份,好看视频日活达到 1200 万。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好看视频是国内日活 500 万以上的 App 中增速最快的 App。百度CFO余正钧近来表示,要将百度App的信息流业务模式复制到好看视频上。

可见,百度正不断在加码短视频。

尴尬的是,前不久隔壁鹅厂仍在“梦碎微视”的阴霾中遭受着媒体口诛笔伐。《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 2018 半年大报告》显示,微视日活仅为347. 3 万,明显比好看视频“矮一截”。

腾讯的短视频梦,要被百度以趣头条的方法实现了吗?

事实上不光是百度,氢媒财经发现整个短视频行业中,这种“收徒做任务”的模式已蔚然成风,如 360 旗下的快视频,小米的小米快视频(对,它俩撞名了,然后 360 的改名快看视频)。此外,还有一些不太知名的,比如:火牛视频、KAA小视频、爱尚小视频、花生日记、趣推、哈哈小视频、有料视频、波波视频......

打开这类短视频App,视频内容虽然五花八门,但“收徒做任务”的模式甚至是美化设计风格都高度统一。任务种类一般包括邀请收徒、签到、观看视频、分享视频、晒收入、玩游戏、评论、看推送等。

总之,趣头条的套路这些短视频App们全都一一继承,业内美其名曰:网赚。

2、短视频App想杀出重围,网赚模式成了必选项?

众所周知腾讯短视频一役惨败,而反观百度的好看视频近来的异军突起之势,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基本的判断:传统的流量导流模式或在双寡头极为强势的短视频行业难以形成第三极,即使腾讯这样的流量巨头出马也不行,而百度、360、小米都用的这种“流量导流+网赚模式”双轮驱动的模式,或许能对抖音快手形成更强的冲击。

氢媒财经查询艾瑞咨询数据发现,短视频领域月度独立设备数(意义类似月活量)排名前十的App中,有三家采用了“收徒做任务”的模式——百度的好看视频、波波视频、 360 快视频。其中波波视频和好看视频甚至已位居第五、第六名。

其中百度的好看视频又是增长最“凶猛”,从去年 10 月到今年 9 月,月度独立设备数从 356 万暴增至 4924 万!不到一年时间增长了近 13 倍。

但好看视频并非一直以来都一帆风顺。翻看它的版本更新日志我们发现,它从 2016 年 4 月上线以来,一直都是跌跌撞撞的“失败”产品。

这款App最开始叫“百度好看”,做的是图文资讯,走的是今日头条初期那样强调算法,以及推美女图集的(野)路子,中间玩过红包雨,前后换过 4 次LOGO、 4 次SLOGEN,和《极速挑战》合作过,玩过答题撒币......

直至今年 5 月 1 日的3.7.0. 13 版本更新,好看视频才正式上线任务系统,算是开始走上了“收徒做任务”的路子。

总而言之,前有刚上市的趣头条的成功经验,现有百度、360、小米等在短视频领域小有所成。不得不承认,这套“收徒做任务”的撒币打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短视频App异军突起。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

①趣头条的这套“收徒做任务赚现金”模式已相当成熟完善,且教育了低线城市用户,短视频App们照搬即可;

②氢媒财经发现网赚模式的资讯类App的部分用户,正转战至短视频类App(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同时发两个或多个App的邀请码)。

氢媒财经以要成为其徒弟为名义联系到一位四处发邀请码的“资深羊毛党”。他称趣头条“看一天都没一块”,而另一款类似的资讯App“起码有两块”,“好看视频可以(一天赚) 1 块吧,百度极速版1.5”;

③短视频相对图文资讯,更通俗易懂、更具趣味性也更易传播,因此更容易下沉,要知道低线城市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能看小视频绝不看图,能看图绝不看字;

④如百度、爱奇艺、360、小米这类不差钱的企业,在资本层面比趣头条、惠头条这类初创公司有更大优势,且“收徒做任务赚现金”的模式是经过验证的,短视频项目更容易拿到钱;

⑤目前各类短视频内容仍是处于“要么相互抄袭,要么搬运外网,要么剪辑影视节目片段”的混乱阶段,几乎没有版权保护、内容壁垒等问题;

⑥目前行业排名靠前的抖音、快手、火山、西瓜均未上线类似的玩法,既然行业领先者还没反应过来或者尚不重视,所以当下是后来居上的“黄金窗口期”。

此外,还有移动互联网、4G、手机的普及等等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了。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一批以“收徒做任务”模式的短视频App迅速崛起的同时,该模式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或许更值得关注。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