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古墓仁德天皇陵首次允许外部专家调查
电脑版 2018-10-17 15:57
(原标题:日本最大古墓仁德天皇陵终于要掀起面纱一角)
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宣布,将与大阪府堺市共同挖掘和调查日本最大的大山古坟,即仁德天皇陵。
据《日本经济新闻》16日报道,大山古坟全长486米,始建于5世纪。宫内厅此前一直严格禁止外部人员进入皇室祖先陵墓。但现在“为了妥善管理,需要当地政府的提出意见并协作”,将首次允许外部专家参与挖掘调查。
出于作为皇室财产的陵墓“需要安静与尊严”的立场,该陵墓原则上不对外开放。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正在进行百舌鸟及古市古坟群的申遗,其中包括大山古坟。要求陵墓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多。预计以此次共同挖掘为契机,关于如何处置陵墓的讨论也将增加。
此次挖掘的目的包括收集坟丘沟渠护岸工程的资料,将对最内侧堤坝进行3处挖掘,探测有无陶俑等文物和遗迹。考古挖掘的时间为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宫内厅将承担挖掘费用,堺市将派出1人参与挖掘和报告编写工作。但不允许普通民众到挖掘现场参观,届时有可能举行演讲会等活动。
考古学学会等团体多年来一直争取能够进入天皇陵。宫内厅于2007年变更了陵墓管理相关规则,开始允许考古学家等进入陵墓。
宫内厅与堺市此前也曾共同开展过地表勘察,以及在各自管辖范围之内进行共同挖掘调查等。堺市的文化财产课就此次的共同挖掘表示,“在协助保护和管理陵墓的层面上能够实际参与挖掘,对考古来说意义重大”。
不公开原则在调整
宫内厅管理着全国共约900处历代天皇、皇后及皇族的陵墓、还有一些被葬者身份不详,但有可能是陵墓的地块。由于陵墓中心部分不属于日本《文化财产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未被指定为国家历史遗迹,因此严格禁止外部人员进入。这些陵墓的修复工作、挖掘调查等也一直由宫内厅的工作人员负责。
由于要求陵墓开放的声音不断增强,宫内厅也在推进管理体制的调整,继与堺市共同挖掘仁德天皇陵后,“(挖掘)其他陵墓也可能寻求当地政府的协作”,陵墓调查官德田诚志表示。
为了讨论侵蚀严重的沟渠沿岸的修复方法,此次挖掘将确认土层的堆积状态等。也可能出土圆筒形土陶等文物,还有声音期待能够获得古坟的结构和建造年代等线索。
2016年,仁德天皇陵的沟渠水下曾实施过声波调查。调查发现,建造时陵墓全长比现在长40米左右。
陵墓问题专家、同志社女子大学教授山田邦和表示,“同样的举措能否向其他陵墓扩大,如何对外公布成果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日本朝着开放陵墓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