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换代和越狱江湖
电脑版 2018-08-30 10:01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文/张马也
来源:左林右狸(Left-Right-007)
1、这是#沸腾新十年#的第三篇剧透,同样两三个月的采访,同样两三十人次的采访,同样长达两三周的编辑,同样两三个通宵的最终定稿,同样是没有小标题的一撸到底(微小的变化是我们用数字来隔断以形成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样是近两万字的长文,同样是你们熟悉的味道。
2、安利下,剧透版不是书摘,而是书中本应大书特书但限于整体结构需要往往无从展开的部分我们倾向用剧透体进行展开。我们的初心是,同一个历史事件,我们希望穷我们所能,尽我们所力能给予最完整最丰富最全面的文本呈现。再次安利下,科技历史写作,我们是认真的。
3、本文作者张驰,是左林大叔在雷锋网的 90 后同事,谷歌粉、二次元爱好者。#沸腾新十年#这个项目启动,张驰小哥哥是第一个被征求意见者和入伙者,知识面宽广的他也是手机和文娱赛道的主笔。这个越狱系列外,他正在采访和撰写的国产手机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也会很爆。欢迎各位邻里进行打赏。
4、iPhone已成街机,因利益而背叛、因恩怨而反目等诸多纷争也随着远去的越狱江湖一一远去,不曾远去的是开发者和极客们用才华挥洒的青春和由此沉淀下那些风流。
5、WeFIT作者冯华君的名字不断被提起,提起的每一次都让大叔忍不住泪奔泪流,冯是雷锋网最早报道的iOS开发者和威锋论坛上的大神,他拿着乔帮主给的Offer离我们而去有 5 年零 9 个月了。左林右狸频道不知能为冯大神做些什么,唯有能文字记录下这个科技持续创新时代的美与丑、爱与恨。
6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映射这个时代,最终以自己的方式成为历史的一分子。各位,且行且珍重。
一
第一代iPhone是一款站在未来才能感受到其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客观的说,它在彼时不算出色。
iPhone基本款售价是 499 美元,这是其他智能手机均价的一倍,毫无性价比可言;制式上,彼时很多高端手机支持3G网络,但它仅支持AT&T的2G网络,很鸡肋;功能上,iPhone没有一些显然会用到的功能,比如复制粘贴、拍摄视频,也不能像彼时流行的手机一样能更改铃声、壁纸,还不能换电池、插存储卡。
但iPhone全新的触控方式,超大的屏幕,把PC互联网带到手机上的理念,都无比惊艳。对于用户来说,用两根指头就能完成所有操作以及遇到问题按home键这些设计都是充满极致诱惑的,它是一款会有陌生人问你能不能借着玩一会的手机。
沸腾新十年这两三个月来持续拜访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江湖的见证者、建设者和旁观者,至今已经访问过近三位数,有超过一半的被访者都会在访问中不由自主的讲起他们与iPhone的故事,但在左林右狸频道看来,中国最早认知iPhone定将成为国民产品,并知行合一成为iPhone信徒的屈指可数的那几个人中,应该有杨彬和彭源二个人的名字。
就是 2007 年 1 月乔布斯首次对外公布iPhone的第二天,杨彬和彭源的威锋网也成立了,今天威锋网域名是www.feng.com,但最开始彭源注册的域名是weiphone.com,意思是我们的iPhone。威锋网当属国内最早的苹果手机论坛。
这两个人,一个在富士康工作,富士康也是苹果最大最重要的加工生产商,另一个则在TCL工作,在中国本世纪上个十年里,TCL是国产手机里最重要的玩家。这两个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到iPhone并由此创业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虽然抢占了先机,但威锋网的开局不算顺利,没有如外界想像一般立刻就吸引了大量用户,反而一度生存艰难,最初的几个月同时在线人物也就数十人。主要原因在于,500- 600 美元的iPhone对国内用户来说确实太贵了,而且十年前的美元汇率还是8。
转折发生在 2007 年 9 月,苹果发布了不带电话功能的iPod Touch,同时空前且绝后地宣布iPhone降价,8GB版本从 599 美元降到 399 美元,停售4GB版本,降幅有三分之一。这由此带来了一波新用户,威锋网的流量也借此有了第一波的增长,并接到了广告。有了收入,杨彭二人在广西等地招募了十多位兼职,让他们第一时间翻译海外关于iPhone的各种报道和教程发布到威锋网,这样做形成了当时想要了解iPhone相关的中文信息,搜索后很容易就能找到威锋网。
正因为如此,它后来也演变成了一个资源集散中心,很多iPhone相关的工具都是在论坛内发布的。
iPhone在国内开始流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解锁这个难题得以求解。需要补充说明的是,iPhone一代是与运营商深度绑定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运营商合约机,这就造成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不能打电话,只能当大号的iPod来用。而唯有能解锁,才能有群众基础。
2007 年 8 月,一段 1 分 26 秒的iPhone的解锁视频出现在了YouTube上。视频里面有一个美国青少年,他站在自家客厅里,身材削瘦,穿着一件不合身的黑色衬衣,顶着一头蓬乱的卷发。他一边从牛仔裤口袋里掏出了一部手机,一边对着镜头说:“大家好,我是Geohot,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无锁的iPhone。”
然后他将手机靠近镜头,展示了屏幕顶部的T-Mobile信号标志,并给身后的座机打了一个电话。视频的最后几秒,他抿着嘴,骄傲又严肃。Geohot原名George Francis Hotz,是最早的iOS黑客之一。
解锁对国内用户十分关键,不然iPhone与Touch并木有什么区别,国内用户很难成体量的进行买单。
严格来说,Geohot的壮举只是扰乱了基带芯片对运营商网络的识别,还不算真正的越狱。越狱是对系统做修改,获取管理权限,能做的也更多。但解锁和越狱很难完全分开,很多时候都是先越狱再解锁。
在早期,最知名的越狱工具是planetbeing发布的jailbreakme.com,它只需要用safari浏览器访问网址就能越狱,完全傻瓜级的操作,以至于当时还有人给苹果店里展示的iPhone越狱,后来苹果店里的WIFI上封掉了jailbreakme.com的域名。随后几年像iPhone Dev Team、Chronic Dev、evad3rs一样的越狱团队相继涌现。
除了解锁,越狱对苹果中国早期玩家带来的便利是能有更多的工具使用。
苹果早期是不支持第三方输入法的,这一问题要等到 2014 年iOS8 的推出才正式解决。当时很多用户习惯了功能机上的九宫格输入,很不适应iPhone原生输入法中的全键盘,而且3. 5 寸的屏幕对手掌大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小。而要使用第三方输入法,必须越狱。
iPhone上最早得到广泛认可的第三方中文输入法,当属WeFIT(同期甚至略早的还有上海李亮和杨武写的icosta)。WeFIT的开发者是冯华君,他曾在百度和苹果工作,后来在 2006 年开发了Mac平台的中文输入法FIT,大获成功。 2008 年,他顺势和另一位合伙人吴晓丹一同成立了顺科软件公司,并于当年 2 月推出了iPhone的输入法。WeFIT支持拼音、五笔、双拼、笔画等各种输入,在词组联想、词频调整、模糊拼音上的体验很好,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iPhone上最成功的中文输入法。WeFIT的前三代产品都与威锋网深度绑定,这也是其最终胜出的重要原因。
由于苹果迟迟不放开对第三方输入法的支持,WeFIT无法上架正版渠道, 2011 年冯华君在App Store推出了一款类似备忘录的收费应用“FIT写字板”。在应用内可以用SDK的方式调用WeFIT输入,这样用户可以先在写字板中输入好文字,再复制到聊天框、短信、邮件里,曲线救国的方式实现了不越狱使用第三方输入法。但即使是这样麻烦而且还收费,FIT写字板在发布后也曾登上App Store分类排行的第一名,可见需求有多大。
让人唏嘘的是, 2012 年天妒英才,冯华君因鼻咽癌病逝。冯华君重病期间,顺科与 360 还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做了云笔记,微博客户端FIT随享等产品。如今,吴晓丹在做一家叫睿果互动的公司,主要作品是有二次元AVG手游异次元通讯。
输入法外照片文件等管理工具也是一个强需求,这成就了另一个程序员熊俊。
2007 年 9 月底,熊俊攒钱买了一台初代iPhone,他很快就发现这部手机不能很好的处理照片文件的问题。这难不倒熊俊,虽然他在大学的专业是会计,但中学时期开始接触计算机,毕业后在厦门一家台资ERP软件公司做开发。于是熊俊工作之余编写一个桌面软件叫iPhone Camera Tool,目的是把照片从手机里转出来。之后,他又开发了用于备忘录的Note Tool,和管理手机文件的File Tool。这几个小工具最终被整合在一起,用来管理iPhone的文件,并按照当时桌面手机管理工具通用的命名规则,将其取名为iPhone PC Suite。
熊俊将iPhone PC Suite发布在了威锋网上后,受到网友的追捧,单在一个帖子中的下载量很快就达到了 20 万。由于当时几乎没有其它的iPhone管理工具,还有国外用户要把它翻译成外语,发帖问里面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即使自己的工具这么受欢迎,在当时熊俊也绝对想像不到自己工作之余开发的手机工具,会演变成一个价值 19 亿美元的生意。更有戏剧性的是,到那个时候这个产品已经和他没有关系了。
促成这件事的是福州网络游戏公司网龙。熊俊盯着下载量的时候,网龙也盯上了他。 2007 年底,网龙CEO刘德健的助理找到熊俊,表达了收购的意向,约他前往福州面谈。彼时网龙刚上市,财大气粗,想要寻找新的方向。恰巧CEO刘德健在路演时见到很多投资人在用iPhone,便决定成立一个手机无线业务部门。
网龙同时联系上的,还有掌趣。掌趣做的是Windows Mobile平台软件开发,有来电精灵、短信大师这些当时风行一时的产品。后来网龙以当时价值 300 万元人民币的期权,请掌趣的陈翀、邹建峰等四人到网龙工作。陈翀后来成了网龙安卓方向的业务负责人,邹建峰则是Windows Mobile和熊猫看书的负责人。
更早联系熊俊的是深圳软件公司万兴,但万兴知道熊俊是个人开发者,一直在试探他能接受的价格有多低,也就一直没出价。考虑到当时厦门到深圳交通不便,熊俊最终选择了先去只有四小时车程的福州。
熊俊来到网龙后就被气派的 851 大楼唬住了,他没想到办公楼里还有游泳池、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厅以及沙滩。在参观完一圈后,熊俊见到了时任网龙CTO,也是后来 91 联席CEO的陈宏展。
陈宏展对熊俊说,希望买下他的软件。
熊俊问,多少钱?
陈宏展说,100K吧。
那时候熊俊不明白100K是多少,也没好意思追问。陈宏展见他无动于衷,就继续说,希望熊俊能来网龙工作,一起建设成立不久的无线事业部。
熊俊问,工资多少?
陈宏展说,一个月15K。
涉及到工资的事,熊俊才不得不问15K是多少,然后知道了是一万五,那iPhone PC Suite的收购价就是 10 万元。那时候熊俊刚毕业三年,工资不高,从一家台湾私企加入上市公司对他的诱惑很大。于是他很快就答应了下来,当年底开始在网龙工作。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作,让PC Suite完成了一次进化。熊俊向左林右狸频道回忆,当时PC Suite工具属性很强,能帮用户拷文件备份资料,但用户自己需要有音乐、铃声,体验还不够完整。于是他们想到,就像商场一应俱全,可以满足吃喝玩乐的所有需求一样,手机助手也应该把所有的服务和内容整合到一块儿,在一个工具里面,用户对手机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于是加入网龙不久后,熊俊带领团队开发出PC Suite 2.0,集成了铃声、壁纸、常见应用、电子书,基本成为了苹果App Store、iTunes、Book Store的集合体。后来,这一工具也逐渐变成了 91 手机助手。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