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回应按比缴生育基金 已收500封骂人邮件
电脑版 2018-08-17 21:09
(原标题:南大教授刘志彪回应“按比缴生育基金”:已收到500封骂人邮件)
日前,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产业经济研究方向首席专家刘志彪和南京大学副教授张晔,在《新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经网上传播后引起热议。
8月17日,刘志彪向南方都市报记者独家回应,这篇文章是出于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放开生育的情怀,出于对人口大幅下降的忧虑,写的一篇政策报告。
《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原文截图。来源: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一文提出,“在未来二三年内,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龄妇女逐渐退出育龄期,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生育堆积效应释放结束,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临断崖式下跌。”文章指出,“少子化”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提高生育率应成为新任务。
文章引发极大争议的是这一段:“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为了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建议设立具有强制性和保障性的生育基金制度,鼓励家庭生育。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部分媒体转载时,将这一段提炼为“专家建议工资按比例缴生育基金,不生二胎退休后才能取”。
在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网站上,南都记者看到了2018年8月13日发出的《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全文。
“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成本,还包括提供住房、教育条件、医疗条件,我们都讲了。”刘志彪告诉南都记者,经媒体报道后,里面政策建议的一句话被解剖了。“这个解剖是不完整的,老百姓以为要让他们掏钱,所以就骂起来了,骂得很厉害”。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刘志彪。图片来源:网络
刘志彪告诉南都记者,他已收到近500封电子邮件,都是骂人的。“微博上骂人的就更多了。”
“不能说我们的文章没有缺陷,文章某个地方写得不准确。对我个人来讲,都尽量避免了。有错误的地方可以改,这是应该的,这个没问题。哪个地方错了我可以道歉,没有问题,但骂人是不行的。网上骂人,不讲道理。”刘志彪说。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