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正能量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电脑版 2018-08-06 10:02
得知唐文彬要离开,病患依木力汗·尼牙孜非常难舍。离开前两人拥抱在一起合影。
湖南医学博士唐文彬来吐鲁番援疆,援出一段真情。转眼间,唐文彬一年半的援疆时光即将结束,回忆这段历程,唐文彬感慨地说:“援疆是奉献,也是责任,但是对我来说更是历练和成长,这段岁月会成为我一辈子的财富,让我一直铭记。”
把病人当家人,真心换来真情
“丫头,到我家里来做客,一定要来坐坐……”近日,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肾病内科病房,依木力汗·尼牙孜紧紧拉着唐文彬的手说。
唐文彬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17年来到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支援该院医疗事业发展。依木力汗·尼牙孜是唐文彬救治的病人之一。刚做完血液透析不久的依木力汗·尼牙孜,得知唐文彬即将离开新疆,便盛情邀请唐文彬到家里做客,以表达感谢。
把病人当家人,真心换真情。得知唐文彬要离开,不只是依木力汗·尼牙孜感到不舍,长期在该院肾病内科做血液透析的每一位病人也都舍不得。在病人的眼里,唐文彬就像邻家孩子、姐妹一样亲切,任何时候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进病房就嘘寒问暖,有时候还整夜在病房守护。
“唐主任时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对每一个病人的治疗不仅仅要看病历、看检查,更要走到病人身边去认真观察。唐主任带我们去查房,经常在病房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是一整夜,我们都劝她回去休息,但她仍然坚持着。”该院肾病内科医师高圆圆说。
唐文彬抢救因肾病引起心衰病人的画面让高圆圆印象深刻:她时刻根据病人血压的变化调整用药,关注病人心跳、血压,一整晚都没有离开。
对此,唐文彬解释说,当时因为跟患者语言不通,害怕别人翻译描述的病情不准确,所以一直守在患者身边,第一时间知道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是有名的三甲医院,唐文彬不仅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骨干医师,还是医学博士。“唐老师为人谦虚,和蔼友善,能让她手把手教我们、带我们更是想都没想过。”说起唐文彬,高圆圆满是赞誉,“她就是我的榜样!”
替病人着想,处处为患者省钱
李永杰是唐文彬医治的病人之一,也是第一位给唐文彬送锦旗的病人。
2016年底,在乌鲁木齐一家三甲医院,李永杰检查出患有慢性肾炎,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医院建议做肾穿刺手术,以便进一步查清病情。“因为做肾穿刺对身体有损伤,而且要是被查出尿毒症的话,治疗费用会特别高,所以当时放弃了肾穿刺手术。”李永杰回忆说。
出院一个月后,病情加重。就在这时,偶然从报道上得知吐鲁番市来了一批援疆专家,其中还有一位肾病专家。于是李永杰又来到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检查治疗。
“看了我的检查报告后,唐主任采取保守治疗,给我开了一些药,吃了9个月,经复查,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了,总共也就花了几千块钱。真的非常感激唐主任,她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一切为病人着想,尽可能地为病人节省医疗开支。”李永杰说。
与病患约定 十年后再相聚
扎着马尾辫,戴着眼镜,说话语速快,脸上洋溢着笑容。初见唐文彬时,还以为她是刚大学毕业不久才进医院的小姑娘,但实际上她已是医学博士,参加工作8年,今年35岁,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2017年2月响应国家号召,唐文彬主动请缨报名到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
来到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后,唐文彬带领科室稳步发展,亲自参与一线值班,门诊、手术、查房、夜班,常常连续上班36小时。
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生命线,入疆后,唐文彬率先开展了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术和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在患者生命垂危的关头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为减少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唐文彬又带领团队开展了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技术,让尿毒症患者不仅能“活得更长”,也能“活得更好”。
目前,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慕名而来长期做透析的病人比2016年多了一倍。
“病人们非常淳朴,只要你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特别感激。今年春节前,得知我要回家过春节,一位病患的家属骑着三轮车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给我送来馓子。接过他们送来的馓子,我特别感动,这种真情比任何礼物都珍贵!”唐文彬说,离开吐鲁番最舍不得的就是这里的病人,“时间握不住生命,也许一两年后再回来,可能有些重病患者不在了,但是我鼓励他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了一定会去看他们。”
离开时,唐文彬跟病人达成10年后相见的约定,她对每一位患者说,你们都要好好地活着,等着10年后再相聚!
(文/图 晨报首席记者 于江艳)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