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正能量 她用买戒指的钱给学生买校服
电脑版 2018-07-30 18:01
全媒体实习记者 王童
“前年,我用买戒指的钱给学生买了校服,另外,给贫困的学生买学习用具,给留守儿童收拾衣服等,这些都是普通事。”巴彦淖尔市丹达学校的马丽老师说,她给住校的孩子剪指甲都像吃饭一样平常。
学校建起了音乐教室
“我第一次到丹达学校时很惊讶,这里与城市学校差距竟这么大。”2012年,马丽被调到了巴彦淖尔市白脑包镇的丹达学校,这里距市区只有20公里,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总共不到90个学生。教学设备陈旧,甚至没有一件乐器。
“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都被送到城里上学了。”马丽说,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都不好,并且多半是留守儿童。丹达学校的现状让马丽下定决心要留在这里,要让更多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没有歌声的校园不是完整的校园。”校长的一句话点醒了马丽,她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学校相关信息,募捐到了1万元,用这笔钱初步建设了学校的音乐教室。
“没想到我们农村学校还能有这么好的乐器。”在马丽来之前,学校都是班主任带音乐课,因为条件有限,只能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写作业。2013年儿童节,马丽领着家长与学生参观了学校新建成的音乐教室,家长觉得很不可思议。马丽也当起了学生的音乐老师。
让老师学生都“嬲”起来
“嬲”在内蒙古西部方言里表示着“得意,神气”,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作为学校的大队辅导员,马丽深深地感受到,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最大的差别是自信,而想要让学生自信起来,首先要做出改变的就是老师。
增加学校老师同学的自信心,马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她先是带领着学校的老师们排练舞蹈,在各种比赛中,学校的老师不输城里的老师,还经常获奖,这让老师们建立起了自信。
回到学校,老师给学生排练,参加市里的比赛,这样自信的传递,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有了收获。丹达学校也成为唯一参加市里文艺活动的农村学校。
戒指换校服
“没有交换戒指的环节了,我把买戒指的钱拿出来,给全校的学生买了一套夏季校服。”在2016年马丽的婚礼上,她对着所有的亲戚朋友宣布着她的决定。
“我不能戴着1万多元的戒指,去给连一元零花钱都没有的学生上课。”在结婚前,马丽也去看过戒指,但喜欢的戒指要1万多元。想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穿着都很朴素,戒指也不能每天都戴,与其放在家中,不如把这些钱拿出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学校从没有定过统一的校服,家长也不愿意出钱买,每次活动服装都不统一,这让马丽决定用买戒指的钱为每一名学生买一套夏季校服,在6月1日时作为学生的儿童节礼物。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有了孩子以后,马丽的生活更加忙碌,她不仅要照顾孩子和年迈的奶奶,她还要去关心学生,经常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加班。
张敬是马丽班上的一名学生,父母离异后,她和奶奶在农村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让张敬很自卑,从不与同学交流玩耍,这引起了马丽的注意。
“她很聪明,别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她都能答出来。”马丽经常在课堂上鼓励张敬,也会让同学们多和张敬一起玩。
在马丽不断的鼓励下,张敬变得更开朗活泼,喜欢看书、写日记了。
“爱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母爱,爱别人的孩子是善良的爱,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大爱。”这个信念支撑着马丽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奉献着青春与汗水。
(由内蒙古晨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的“正能量爆料官”计划首期设立50万元爆料官基金,面向全国展开。内蒙古第十一位“正能量爆料官”王智勇,将获得“正能量爆料官”计划奖励200元)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