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博士被留校察看 告知书称其擅闯学院办公楼
电脑版 2018-07-27 02:41
(原标题:上财3名博士生被“留校察看”背后:导师两年前被拒续聘或酿积怨)
7月4日这天,上海财经大学连发3份文件,给予该校统计与管理学院3名女生“留校察看”处分。她们都是应用统计学专业的硕博连读生,其中李漠野和张思嘉2014年入学,明年将面临博士论文预答辩,比她们小一届的王春子,下学期面临的是博士论文开题。
《处分》上盖着学校的红章,最后一段写着:“如对处分决定有异议,在接到本处分决定之日起10天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三个人对这样严重的处分感到“震惊”,但谁都没有递交申诉材料。
同样令外人诧异的是,在统计学院6月29日下达的《拟处分告知书》中,多次使用了“擅闯学院办公楼”的表述。通常而言,学生出入所在学院的办公区域并不为过,在这个语境下,却成了剑拔弩张的越轨之举。
这一局面因何而来?
冲突不断,双方各执一词
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2017年6月修订)》,“留校察看”是仅次于“开除学籍”的重大处分。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关于处分所涉及的具体事由,学院与三位同学各执一词,但都明确指向了数次冲突。
7月4日这天,上海财经大学连发3份文件,给予该校统计与管理学院3名女生“留校察看”处分。
2017年9月21日,李漠野、张思嘉、王春子等学生及部分家长来到统计学院老师尤进红的办公室讨要说法。王春子称,这次行为是其中一名男生带头的,因其博士生论文开题被当时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尤进红耽搁了一年,但在现场,尤进红未作解释,反而叫来一群保安。
此后发生的事情,《拟处分告知书》写道:尤进红老师遭到辱骂,身上多处被抓伤,保安在劝阻过程中被咬伤。王春子则强调:“我、张思嘉、李漠野都没有抓尤进红,更没有辱骂尤进红。当天保安动手打我母亲,对我进行人身侵犯,我出于自卫咬了保安。”
王春子向南都记者提供的照片显示,她的母亲梁女士被身着统一保安制服的男子拖拽手臂,神色惊惶。“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不反击的话,我就没有人性了。”
此后,尤进红逃离办公楼,多名学生追下来,但很快被制服。在王春子出具的一段视频中,她被两名保安反剪双手,带着哭腔大叫。
这次冲突的结局是,家长被驱散,学生也失去了进入学院辅楼的门禁权限。
2017年12月18日,李漠野、王春子及两人的家长,和另外一名同学在统计学院辅楼前等候时任院长助理冯兴东。李漠野收到的《拟处分告知书》中如此描述:“你到学院辅楼,冲撞大门。学院黄涛、朱梦雪和刘旭三位老师进行劝阻,被你殴打致伤。”但李漠野认为这是“贼喊捉贼”,真实情况是体重只有47公斤的自己遭受四名老师围攻,在挣扎中多处受伤。
2018年4月18日上午,王春子在一名保洁员的帮助下和李漠野一起进入学院辅楼,据她的说法,原本是要与一位老教师达成和解,但她们正在茶水间休息时,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体突然带着十多名保安进来,要将她们赶走,同来的还有统计学院办公室主任蔡莉霞等。王春子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他们神经高度紧张,只要我们出现在学院就要赶走。”《拟处分告知书》中认定,李漠野和王春子在学院办公楼外大声辱骂王体、蔡莉霞。两名女生分别向南都记者否认辱骂,并且控诉王体等老师纵容保安对学生施暴。
张思嘉用手机拍下了冲突过程的片段。在不断晃动的镜头中,一名男性保安指示:“想拍直接(把手机)打掉。”其导师茆长暄告诉南都记者,他当时想拍照留证,但被保安阻拦。
除了诸如此类的正面冲撞,三位学生接到的《拟处分告知书》中还罗列了其它处分事由。学院认为三人屡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微信群等渠道“传播侵犯他人名誉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属违纪行为。学生则坚称文章内容并非谣言,质疑学院没有进行调查取证。
当事人质疑处分流程
张思嘉和王春子分别提供的手机截屏显示,她们分别在6月20日14:31和14:33收到了同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告知校方拟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如有陈述和申辩,须于次日下午17:00之前将书面材料送达统计学院。
“也就隔26小时27分钟。”王春子对南都记者说,“留校察看这么重的处分,就给我这么一点时间准备申辩材料;告知短信并没有列出具体事件,难道让我在申辩材料里自己交代?”随后她注意到,发信人并无落款,当她致电这个号码时,发现对方为空号。
南都记者多次拨打截图中这个归属地为上海的手机号码,同样被提示为空号。
6月29日14:24,盖着学院公章的《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关于拟给予王春子同学留校查看处分的告知书》抵达了王春子的邮箱。这份共有5页、详细列举了处分事由和依据的文件在末尾注明:如对违纪事实、处分依据和拟处分决定有异议,应于7月2日(即下一个工作日)上午10时前将书面申辩材料提交至统计学院。同一时间,李漠野和张思嘉也收到了《拟处分告知书》,列举的违纪事实因人而异,但拟处分决定都为“留校察看”。
7月4日,上海财经大学正式向三人传达了留校察看处分。
除了质疑处分流程过快、不给被处分学生应对机会,王春子还断定,学院与学校并没有向所有处分事由的当事人了解情况,换句话说就是调查取证不全面。
她告诉南都记者,“我与同门已经获得直接的书面证据,某些相关人士根本就不知情。”特别是对于个人名誉这种法律规定的自诉权利,王春子、李漠野认为,校方不应在所谓的受害者没有提出控告的情况下,“替他们”认定名誉权受到损害。
南都记者发现,李漠野收到的《拟处分告知书》中,在“侵犯他人名誉”这个条目下共有7项违纪指控,其中涉及两名统计学院之外的“受攻讦者”——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校友李某某和法学院老师付某某,后者为李漠野在法学院读本科期间的辅导员。
他们分别向南都记者证实,统计学院在作出处分决定之前,确实未向自己了解过情况。不过,由于李漠野对两人的攻击均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一名在美国有案底的教授有关,在付老师看来,“(外籍教授)这个事情3月就发生了,当时学校已经核实过了,后来学校处分(李漠野发文攻击自己)这个事,就照3月份核实的情况作为依据。”
南都记者了解到,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2017年6月修订)》,处分程序为:调查取证、提出拟处分决定、学生陈述和申辩、主管部门审核、学校讨论决定和送达学生。按照流程,调查取证的环节由学生所在学院牵头,而且是在“拟处分决定”之前,并非是在《拟处分告知书》与正式《处分》下达之间的短短几天。
不过,学院的处分制度也明确规定:“拟处分决定作出后,学生所在学院(所)应当告知学生违纪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
针对统计学院的调查取证及做出处分的具体时间,南都记者曾联系到《拟处分告知书》末尾注明的申诉联系人、统计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庄某。庄老师对记者说,“这个应该都会有具体的时间节点,”但自己不方便查证,也无法代表学院表态。
依照学校规定,做出留校察看处分的主体为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工作小组,其中组长、副组长由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负责人组成。收到由学院整理、通过学校法务部门合法性审查的“拟处分决定”及相关违纪材料之后,学生处将进行审核,最终上报处分工作小组讨论决定。
一名参与李漠野等三位同学处分决定的、不愿透露姓名的校方人士对记者说:“学校是根据有关规定、有关规则做出的相应处理,有关事情是十分严重的,(至少)从学校掌握的情况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学校是本着教育为主的初衷,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教育,而且重心转到学业上来。”
由于对校方的不信任,三名受到处分的同学放弃了在时限内按正常流程提出申诉。上述人士对此感到遗憾,并且不认同“学生与学院无法沟通”的说法:“我认为是可以沟通的。你想想,一个学校、一个学院,怎么可能不对学生负责呢?你可以劝劝她们。”
导师被拒续聘曾引争议
如今,李漠野、王春子、张思嘉的命运已紧紧缠为一体。
时间回到两年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年级的她们似乎并没有多少共同点,大部分交集的来源是,都选择了学院高薪引进的“常任轨”教授茆长暄,作为硕博连读期间的导师。
2016年6月30日,从美国归来、在上海财经大学任教6年的茆长暄突然收到由统计学院盖章的《告知书》,明言其与学校的合同到期日为当年的8月31日,学校已决定不再续约。而他在上海财大指导的2013级至2015级硕博连读生,则在同一天遭受了“晴天霹雳”,学院通知他们“重新确定导师”。
王春子告诉南都记者,“我对学院的不信任是从开除茆老师的那一天起。”李漠野也有相似的表达:“与茆长暄教授解聘案相关的事实,正是我和学校‘矛盾’的核心与基础。”(记者注:此为受访者习惯表述,实际上并非开除或解聘,而是不续聘。)
茆老师的突然离开,与他当时的特殊身份有关。所谓“常任轨”(Tenure Track),是上海财经大学借鉴世界一流高校的终身教职制度推出的一项改革举措,这类人员的报酬较普通教师丰厚,不过按照规定,有六年的试用期,合同到期后,若未能通过考核取得常任教职,学校可以直接终止聘任,即不少人所说的“非升即走”。
在茆长暄本人看来,他在合同期间的研究成果及综合表现都足以达到要求,无法接受常任轨终期考核未通过的结果。他认为,学校不予续约的真实原因是,自己曾实名举报统计学院的4名领导、同事存在行为不端的问题,结果遭到了报复。
出于对茆老师的认可和对于顺利完成科研的渴望,2016年暑期,茆长暄所指导的9名统计学院学生分别向学校吁请“留人”,还引来部分媒体关注,但他们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
当年8月23日,上海财经大学通过官网发布《郑重声明》,澄清对茆长暄教授的不续聘决定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的,且导师流动、更换导师属于现代大学中的常见现象,“学院已制定详细的后续导师安排方案,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茆老师培养的9名学生中,大多数人陆续接受了学校的安排,只有李漠野、王春子和张思嘉坚持抗争。直到近两年后的今天,名义上她们仍是没有指导老师的状态。
在采访中,茆长暄对南都记者表示:“她们是我的骄傲。”但在网络上,也有一些留言将她们形容为“受蛊惑且偏执的学生”。
两年来,三位女生几乎荒废学业,一次次与校方发生冲撞,为导师也为自己抱不平。茆长暄告诉南都记者,后面的事情,很多是发生时他才知情。他的态度是,“我坚决反对她们伤害自己,但是我坚决支持她们合法文明的做法。”目前,拥有丰硕学术成果的茆长暄仍待业在家。离开财大后,他接触过一些学校,后来都无疾而终。
三位女生也处于相似的“孤岛”状态。王春子说,“我们的同学有把我微信拉黑的、朋友圈屏蔽的,反正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话的。”曾经的同门,除了处境相同的李漠野和张思嘉,也没有人再跟她联系了。
南都记者问她:“回想起来,你觉得你们自己有没有不当的地方?”
王春子答:“没有。”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