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如何从量化的角度观看股票传统的技术指标?

电脑版   2020-11-30 02:00  

如何从量化的角度观看股票传统的技术指标?如何从量化的角度观看股票传统的技术指标:买股票,本质就是买公司,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是渣渣~:-股票,指标,角度,传统

1

买股票,本质就是买公司,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是渣渣~

2

抛开迷雾看本真,指数指标无法量化,他只是有些时候出现大概率的判断而已,所有指标中只有量能不能作假,其他都可以做出来让你看,量在价先,量能是价格的指挥官,其他各种指标如MACD/KDJ等都是滞后的,是量驱动价格变化后才形成的指标,所以对指标 不要迷信,不要奢望量化,记住一句话,逻辑引来资金,资金介入造成价格变动同时量能增大,价格的变动影响指标变化,从这来看,依靠指标来炒股是最落后的打法,如想稳定盈利,唯逻辑、思考、才能走在先手的位置。

3

次我们对比的传统技术指标有MACD、KDJ、布林带(Bollinger Bands)等以及其构成的其他指标和交易方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量化投资领域,技术分析的地位绝对是不同的。

在高频交易领域,技术分析的用处应该不大。Irene Aldridge的《High-Frequency Trading》中提到过两篇论文,指出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推测限价指令簿(Limit Order Book)

对于量化选股,技术分析的用处也不会太大。

对于CTA(管理期货基金)来说,特别是Trend-following CTA来说,传统技术分析绝对是基石。

技术分析的优点很多:简单易行,资金容量大。更重要的是,在大尺度上技术指标永远不会失效,追涨杀跌是人类的本性。但是,技术分析的缺点也是明显:回撤大,修复期长,大尺度上同质化很严重。所以,对于CTA而言,你越是能够在技术分析以外找到稳定盈利的策略,技术指标对于你的重要性就越低,在组合中的权重就越低。如果完全无法在技术分析以外找到策略,饥三年,饱三年,技术指标能够保你不死。

还有一点就是技术指标量化后的参数调整,调整好了,基本上都能找到在回测上稳赚不赔的策略,但是一旦市场状态转化发生(Regime Switch),出了回测,一实盘模拟基本就废了。高频还可以通过data mining出个最优参数,中低频还是不要想了。

最后值得说的是,换个角度想,量化工具就是新时代的技术工具。现在种类繁多操作简单的技术工具,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都是有人用的好逐渐推广的。

简单技术分析最后高度趋同带不来超额收益,量化工具也有这趋势。

目前的一些主流量化思路起码十年前都已经有对应的技术工具,只是缺乏公开版本。

见过一些老交易员写的小程序,包括一大堆VBA。

这些程序和VBA提供信号,交易员手动调仓。而有些品种上已经可以半自动化交易。

这些策略里面流动性跟踪,相关性配对套利,多因子选股等等已经全部有了。当然里面使用的数学模型和具体实现都非常粗糙,拍脑门参数何其多。。。。不过在十年前也是钵满盆满了。

可以说,现在做主流量化的一些模型,只是在吃人家吃剩下的,也不一定能保证吃得好,吃得妙,就不要嘲笑20多年前用技术指标的人了。

况且,因为技术指标失效就舍弃这种工具,还不如在当时的数据下研究下当时奏效的一些技术,说不定有助于我们找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信息,那么绝对也值得去琢磨一二。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喜欢的点击关注。

如有对以上内容不清楚或者感兴趣的朋友,可与我联系,交流沟通。关于更多个股知识与见解,都可以一起私信交流学习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