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二简字为什么后来不用了?为什么简化字弄到后来不了了之?

电脑版   2020-11-30 01:42  

二简字为什么后来不用了?为什么简化字弄到后来不了了之?:二简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二简方案于1977年颁布,引发了广泛批评,于1986年废止。当时

1

二简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

二简方案于1977年颁布,引发了广泛批评,于1986年废止。

当时无数人认为“这些简化字缺胳膊少腿难看至极,而且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而且“二简字”方案拟订和公布过程十分仓促,事先既未召开文字改革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也未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不像“一简”方案那样慎重地事先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并修订。

第二次汉字简化是不成功的,自此之后,官方未提出过任何简化方案。

二简字为何会通行没几年就被废止呢?

1.一简对多繁,比如丑、醜,子丑寅卯用“丑”,长得醜用“醜”。

2.破坏汉字固有体系,强行简化不仅没有起到“简化”的目的,反而使汉字变得更难了。

二简字之所以不好用是因为它太简化了,这个版本压根就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一简字和二简字不可同日而语。

2

简化字的推广,本身就是为了消灭汉字,使汉字逐渐转换成为字母文字的一种过度文字,因此完全无视文字的发展规律、无视汉字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强行把一些毫不相关的同音字进行合并。由于现行简化字,至少还是参考了,已经流传了数千年的草书汉字,尚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二减字则遵循着对汉字的破坏,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人民不能接受,因此不了了之。

以上说的都是事实。虽然推行简化字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理由,但是负责汉字简化的那些人、那些大师们,就是曾经对汉字深恶痛绝的、是积极投入到消灭汉字工作中去的那些人。消灭汉字的原因,是因为晚清末年的那段屈辱的历史,不少人把责任归咎到语言文字上面,因此要推行白话文,还希望更进一步推行简化字乃至最终使用字母文字。

可是事实证明,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中华文明也并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其他的文化。认为字母文字比汉字更先进,更是无稽之谈。

简化自推行至今,已经60多年了。人们也已经习惯了简化字的使用,也没有必要贸然把它推翻。汉字发展的主体规律,自古以来就是由简入繁的,随着我们对语言文字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化字字义词义不够精准的缺陷,会越来越突出,繁体字自然会慢慢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呼吁恢复繁体字的呼声越来越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3

说到二简字,除了七零后之前出生的人知道,八零后以后出生的人几乎是不知道的。所谓“二简字”,全称是“第二次汉字简化”,这是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试行的一种不规范的汉字简化书写形式。由于这次汉字简化比较草率粗暴,完全改变了汉字原有的象形基础和形声、会意的特点,在结构的审美上也出现了问题,在试行了较短一段时间后,便被废除了。

“二简字”最早在1975年颁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提出,对248个字根进行了“二次简化”,并在1977年12月21日的《人民日报》中首次试用。但试行没多久,便由于使用上的混乱以及当时“文革”结束后的政治氛围影响而逐步停止使用,至1986年完全废除,共推行了9年。

(上图中的红字为爆炸大王)

笔者还记得,“二简字”最大的特点,主要以简单的形声替代为主,比如酒字,二简字将其简化为三点水加一个数字九,直接让读者读右边的九的音,土壤的壤简化为提土旁加一个上字,这个字的是取让字右部分的上字来加以提醒,意思是土壤的壤的音和忍让的让是音同调不同,字型上应该相同而且简单,稳当的稳简化后变成了一个禾苗旁加一个文,这个字主要是取文字的音,游泳的游简化成三点水加一个尤,主要是取尤字的音。这种简化方式几乎是千篇一律,过于简单化,完全将汉字的千姿百态的美给扼杀了。

(上图中为禁止停车)

另一个问题,就是“二简字”形成时,有关专家学者并非真正的文字专家,因此,以个人的想当然的理解对汉字进行了简化。比如餐馆的餐被简化为“歺”,这就犯了不懂汉字的错误,因为这个“歺”字本身就是一个古汉字,读音为è,和歹徒的歹一个意思,这就给人以没有文化的表现。而且有些简化了的汉字写出来以后,和日语中的假名差不多,比如部队的部被简化成了一个单包耳,街直接取右边,私简化后也取右边,雪简化后取下部,这些胡乱简化的字,看上去几乎和日语中的片假名差不多,完全失去了汉字原有的形体美。

很显然,这次汉字简化是简单粗暴而没有文化的,是不成功的,也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因此,“二简字”在试行了九年后便被废除了。

4

什么是“二简字”?我国进行第二次汉字简化之俗称:“二简字”。这一方案是由文改委继《汉字简化方案》通过后,50年代时开始酝酿,1960年向全国征集意见,1966年中断制订,1972年恢复的制订,1975年报请国务院审阅,1977年12月20日正式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网络图片)

“二简字”为什么后来不用了?主要的原因,是有些字简化的字令人费解,难以推广。例如:“彐(雪)”“氿(酒)”“弁(辫)”“桜(樱)”等“二简”字就很令人难以理解,其字义缺少必然联系。像这种些字怎么用?怎么推?的确很难很难。

“二简字”初心是好的,为了扫盲,快速提高群众的文化程度,为社会主义发挥自己的智能。在建国初期的确起到了快速扫盲和推广汉字文化知识作用。

但是,我国进行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实施过程时间跨度太长,历经近30年,始终还有许多简化字无法推广,例如类似于“彐(雪)”“氿(酒)”“弁(辫)”“桜(樱)”等这样的字。

笔者认为:“二简字”为什么后来不用了?为什么简化字弄到后来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推行“二简字”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个困难主要来自于举国上下对汉字简化的合理性的质疑。

汉字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开拓发展过程。是从几千年前的象形字,到后来的形声字和会意字,都是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发展起来的。虽然笔画较多,我们都称之为繁体字,但是,有些还是不可以改掉的,例如“弁(辫)”和“桜(樱)”,看到这个样,如何发音?如何理解字义?直接没有切入点,这种情况怎么去推广?

汉字可以改进,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完善的,汉字也需要改进,例如那些繁体字,有些笔划是可以简化的,但要规范,让人能看懂。但是,坚决反对汉字拼音化字母化。

5

二简字有三大缺点也是官方公布要取消的原因:一是简化的太随意没有系统化,二是大部分字本来笔划不算多没必要再简化,三是有些本来笔划很繁多的字反而没简化,广大群众普遍不太满意,因此而取消了。

6

有的繁体字太繁琐,难记难写;有些简化字有点过分简单,不像汉字了。把繁体字中相对简单的汉子字和简化字中相对简化比较合理的汉字重新组成新汉字典。

7

二简字,1986年不用了。为什么?个人以为,一是有些字看着不顺眼。二是那几年形势,台湾,香港用繁体字。那一阵子急着要接轨。接近繁体,似乎人家容易接受。把二简作废吧。

8

专家、学者对"二简字"责难很多,非常不满,“二简字"中一部分字破坏了汉字的美观,例如"展"字,"二简字"写成"尸"字下"一“字,形如尸体,太丑了!

9

我以为,二简字完全失去了先人赋予的深刻意义,更不能体现先人造字的智慧。可以说,二简字的使用,是汉字断崖式的退化,是汉字简化史上的悲哀!

10

首先非常感谢能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二简字。二简字就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二简方案是在1977年颁布的,当时在社会上的反响非常大,所以在1986年的时候就把它废止了。

很多人认为二简字中的简化字非常难看,并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当时在制定二简字方案的时候也是比较仓促的,没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所以二次汉字简化并不成功。

那么二简字废除时间为何如此之快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它一简对多繁。当然这个在我们现在简化字中也有出现。但是在二简字的简化标准中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第二点是破坏了汉字原有的体系,可以说是强行简化让汉字变得更加深涩难懂,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彐(雪)”“氿(酒)”“弁(辫)”。

虽然二简字简化的本来目的是为了让汉字看起来更加简便,从而能够达到较快的文化普及效果,从而在建国初期达到推行汉字的高效率,从而普化教育。

但是汉字经历了一些漫长演变的过程,有很多汉字是包含有文化意义,是不可以随意简化的,简化以后在发音上会存在问题。

我们现在的很多汉字,其实都是在古代的时候是采用形声或者会意法来造字的,并且参考了流传千年的草书汉字,尚可以接受。而二简字,非但没有达到简化的良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汉字的破坏。

当时的一些文化大师,把晚清的屈辱史归咎到汉字上,想全方位推行白话文,走向了极端。其实汉字本来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我们对语言文字的需要来自于文化的传承和现实生活中的交流的需求,所以文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讲求文化含义和现实需要的简化自然不可取。

北岸木子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共同讨论这一话题。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