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表现的水平一般,问题出现在哪里?
电脑版 2020-11-30 01:14
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表现的水平一般,问题出现在哪里?:其实你这个问题在采访孙继海的时候就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中国足球的真实人口并不多,真正让孩子全身心投入
其实你这个问题在采访孙继海的时候就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中国足球的真实人口并不多,真正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爱好的家长并不多。
1、小球员的引导
聪整个中国足球的大数据来看我们的足球人口并不多,并不是和网友说的那样去从14亿里面找,最多可能只有4000万—6000万。而在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年纪比较小的青训,在小学阶段父母还不会干涉孩子的爱好,可到了初中、高中孩子根本没机会再去碰足球。每天回到家第一个面对的事情就是作业有没有做完,老师在群里发的资料你带回来了吗?老师说你表现不好怎么回事?
在这样的氛围里面孩子哪里还有机会去学习足球,就拿我们业余踢球的来说:我们那时候选择踢球是因为没人管我们,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作业和束缚。家长不会无时无刻都对着你说你该做作业了啊、你该背背书练练字之内的,相对来说我们的空间更加自由。
2、我们会让自己的孩子踢球吗?
答案是:不会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管是业余球员还是职业都是这个选择,国内能够让自己孩子去踢球的很少,在整个社会氛围都在追求文字成绩的时候你选择爱好就是格格不入。没人愿意让自己等我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这是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但也是事实,现在的足球环境不是一般孩子能够接触的。你的爸妈没有实际能力你也只是学一学,去踢第二、第三级别联赛有什么意思?就算你有技术但你也为国足效不了力,那学这个还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让孩子去读书。
2乐学体育,每天分享精彩体育新闻。
中国足球水平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痰盂”,懂不懂足球的都想吐两口,反正是成绩怎么都搞不上去,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不行呢?分析有一下原因:
一、国内足球氛围冷淡
中国人爱看足球,喜欢足球,但是愿意踢球的人不多,真正让孩子去踢足球的更是凤毛麟角。一项运动,喜欢看一码事,愿意参与其中又是另外一码事,我们对于足球的热情掩盖了我们其实并不愿意自己或者让孩子去踢足球这个事实。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背后让我们错以为中国人喜欢足球,其实只是喜欢看罢了。
在中国城市人口的调查中,对足球运动感兴趣的人口占比为32%,虽然不及全球的平均水平,但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中国足球带来了数量庞大的球迷,仅城市人口中的球迷人数就达到了1.87亿人,这一数字超过了五大联赛所属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球迷人数的总和(1.31亿人)。
FIFA给的数据:
FIFA给的总数2600多万,71万注册,俱乐部2221,官方机构129057,两千多万大约是把每周碰两次球都算上了,没有参考意义。注册的职业球员数据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二、足球职业化虚荣心太重
在中国足球的内部存在着伪职业足球横行霸道的问题,职业联赛虚假繁荣,过度依赖外援,缺乏具有绝对质量的职业联盟等等的问题。
资本足球和政治足球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就是一对索命钩,职业球员身价虚高,青训难以为继等等一系列基础性的问题也是卡住了中国足球咽喉。在今年爆出的多职业足球俱乐部申请破产的罕见现象,从中超的天津天海到老牌劲旅辽宁队双双垮台,职业球员沦为讨薪大军,职业足球生态恶化,严重阻碍了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
三、青训薄弱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足球青训做的相对还不错的也不过就那几家,一把手就可以数的过来,有鲁能青训、绿城青训、根宝基地、还有后起之秀恒大皇马足球学校。
看看欧洲足球青训:欧洲足球职业俱乐部有自己的足球学院,每个年龄有多支梯队,A、B、C、D队这样往下排。合起来每一家俱乐部有几十、上百只梯队,那才可能进入青训的高级阶段。马竞下属有92只梯队,巴西甚至按月份,同一年每一个不同月出生的都单独组队。
青训是中国足球的基石和未来,没有扎实的青训,就不可能打造百年俱乐部和实力过硬的各级国家队。着眼于中国足球的未来,中国足球要一手抓各级国家队建设,一手抓足球青训培养,两手都要硬,这是中国足球不能动摇的底线,必须全力以赴。
我是乐学体育,一位爱好体育的工程师。若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希望能得到你的赞;若愿意一起探讨体育赛事,不妨关注一下,让我们成为益友。
3这个问题相当大 够写一本书了。
归纳一下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一:中国足球的青训普及度和耐心
青训一直是中国足球的最大弱点,关键原因还是在于缺乏优秀的青训教练和教练的水平良莠不齐,这个完全是足协的问题 他们更花千万年薪去邀请名帅做成年队的教练,教练员的培训是足协务须夯实的“基础建筑”,如果一个青训教练的年薪都比不上一为普通教师 ,那么他们会花费多少心思在培训球员上呢?在我看来我们与其花那么多钱去请那些欧美教练,还不如花钱去请日本青训的教练,在足球上我们该像这个邻国学习。
足球青训是一项长远的“投资” ,需要足球人和球迷很大的耐心 ,中超的一个拔苗助长的“U23政策” 大家可以看出利弊,这就是青训的人才断层所导致的 ,如果漫长的等待能等来“硕果累累”谁都不会有异议,耐心是中国“足球人”
最缺乏的素质,球迷也是。
二:中超联赛虚假繁荣
最近几年中超投入巨大 ,球员工资高,踢球能赚到钱,确实会刺激更多的孩子从事职业足球运动,但同时,也会让已经踢上职业联赛的球员不思进取,
不愿意到更高的平台上去历练,甚至会导致已经在国外踢球的球员回到国内 ,韦世豪就是其中的例子,在国内守家在地每年能挣几千万,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国外挣个一二百万,
运动生涯那么短,多挣点钱也无可厚非,另外,过高的收入也会让球员在为国家队比赛的时候患得患失。
大牌球星的到来,增加了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但是球队过度依赖外援 球队的锋线全是老外 国家队离了老外就不会进球了
三:职业球员的心理素质、技术能力、战术素养
技术能力肯定又问题,但心态问题更大,心态牵制了能力。一些球员在职业联赛上踢得很好,在国家队比赛上想赢怕输 畏首畏尾,目前中国的所有职业球员中,是所有职业球员中,具备高超的战术素养人恐怕连5个都没有,技战术素养,团队合作等这些这些我们可以学习,或者可以简单的照搬(如跑位),但球员不能将这些客观的东西领会贯通。所以里皮来了也救不了,因为他的那套东西中国球员根本理解不了
欢迎大家补充!
特别想对足协说一句话 :选懂球的管球!
最后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愿意让您的孩子从是职业足球运动吗?
4
首先是足协管理层问题,其次是青训问题,再其次联赛的职业化问题,最后是孩子们家长价值观问题。
5足球预备人员不多。普通的青少年,甚至接触不到足球场地,部分地方经济建的足球场甚至还不对外开放。 虽然中国13亿的人。 但是真正的足球体育运动员注册人数 ,比日本还少一大半。
6对于中国足球本身来说,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由于近几年在国际上赛场的成绩比较不理想,因此被人们视为表现平平。
中国足球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道路上,个个环节和部门都还处于初窥门襟,选秀、青训、设施等,相比国外的体系差之甚远,还需要不短的时间来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一度出现,在赛场上的活力明显不协调,体能是我们中国球员的一种严厉考验,每当赛时末尾,基本上都跑不动,因此常常失球。
板凳深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在体育运动方面不缺人才,只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和培养。
目前国内大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让更多热爱足球运动的人加入其中,因此天赋突出的球员迅速得到机会,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从另一个方面去看,竞争压力不够,14亿国人中只有几万人,反观日本足球,18岁以下的注册球员就有75万人,不言而喻,竞争何其激烈。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球员自身也会得到提高,优进劣汰是肯定会推行。
在此希望中国足球蒸蒸日上,从打破小组赛魔咒转向冲进决赛圈!
7
问题就是,直到现在还不是真正职业化,问题是,根本没有竞争,限制外援,政策保护国内球员,越落后越保护,违背了竞技体育的竞争核心。或者说是,还没搞懂什么叫竞技体育。我们热衷于把我们自己的球员往欧洲这个野生狼圈里送,却排斥把狼引回来。足协又当爹又当妈,又想儿子好,又不狠心,又担心他受伤,又不放手让他独立成长,典型的中国式教育,久而久之,当最关键时刻时自然就拼不过狼了,不是他们不拼,是真的拼不起来,因为球员已经习惯了足协圈养的舒适圈。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思维与制度的问题。这就是常说的竞技规律,然而我们一直是在违背的路上。不改变,不可能有戏。
8青训问题
9中国足球为什么这样,这个问题不做评论实在太难回答了,不是一般人能够回答出来的,能够回答出来的人都是超人。其他问题有问必答
10一言难尽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