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在乌鲁木齐还不知道何时解封,这上班工资又该如何给呢?

电脑版   2020-11-30 01:10  

在乌鲁木齐还不知道何时解封,这上班工资又该如何给呢?:乌鲁木齐疫情啥时候结束,这个已经说了很多次了,疫情结束要根据后期的疫情确诊数据情况来定,如果有反

1

乌鲁木齐疫情啥时候结束,这个已经说了很多次了,疫情结束要根据后期的疫情确诊数据情况来定,如果有反弹,肯定就会延迟,如果正常持续下降,就会很快。

目前这几天,确诊数据是缓慢下降,如果一直以这样的下降速度,预计要到九月份。

如果后期出现直线下降,预计八月下旬或者月底可解封。

至于在家里,没有工资收入咋办?这个政府还真没有办法,目前政府信息公布的内容是,四类群体”不用担心贷款逾期,而 “四类群体”包括:因新冠肺炎住院治疗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对于符合条件,但信贷机构拒不办理相关征信记录调整的,可向所在地人民银行提出异议或投诉申请。

所以说,即便你房贷到期,没有收入无法及时还贷款,也不用愁,这样不算是逾期。

至于说上班工资如何给,不知道是指疫情期间,这个工资如何给?你没有上班,单位自然不会给你了,当然了,机关事业单位,正常领取工资。其他企业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没上班,基本不会发工资,最多就是给你发一点生活费,不会给你发全工资。

2在乌鲁木齐还不知道何时解封?

新疆的疫情,集中爆发地是乌鲁木齐,大部分的病例,也是集中在这个地区。新疆乌鲁木齐已经进入战时状态,半个多月了,但是疫情还没有结束的征兆,所以解封时间还很难确定,疫情或可能蔓延到8月中下旬。




乌鲁木齐解封时间未定,这上班工资又该如何给呢?

乌鲁木齐短期内解封,目前看来不太可能。昨日新增病例还超过10个人,虽然人数比前一天有所下降,但是病例清零,还是有点困难。

连续14天没有新增病例,这个条件也没有满足。

如果乌鲁木齐暂时没有解封,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那么可能有些人,无法每天去上班。

有些工作的类型,符合线上办公的条件,那么即使员工,不能每天来公司,那么可以让员工暂时在家办公。

工作时间尽量跟上班的时间是一致的,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员工的工资,到了发工资的日子,也可以照发工资。

如果公司或者是企业,特别是餐饮业,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工,那么可以给员工每个月发疫情的补助金,帮助员工度过难关。考虑到公司业务也受影响,金额不用太多。




或者是员工也可以提前休年假。乌鲁木齐解封时间未定,这上班工资要看上班的天数,如果没有缺勤,每天上足时间,没有迟到早退,或者是员工已经完成销售额的任务,那么企业可以照常发工资。

如果上班的天数不够,可以选择公司和员工都同意的方式来处理。

在疫情期间,很多人的收入会受到影响,但是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可以找一些线上的兼职,在家也能做的,先过了这个比较困难的时期再说。



3

我觉得在疫情影响下,所有的人都居家抗疫,只有极少数单位一直开工,为居家的人们提供生活保障,所以发工资这事,还要实事求是,多劳多得。

现在每天单位加班的人肯定是有加班费的,居家休息的人,估计相应的要少一些,大家应该都会理解的。

还有就是大型企业和一些正规单位,就算是居家,也可以在家办公,工资照常发放的,

我也在网上看到有极个别的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疫情影响,给不上班的员工发80%的工资,可能是大家都困难吧,有人说既然80%的发了,就差20%的,一起发个全额工资不好么?其实这也是我想说的,就一个月,多个几百到一千块钱,员工也高兴,也许老板也有苦吧,面临的损失更大,理解万岁,不勉强,

我觉得损失最严重的还是小私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一部分人居家抗疫是没有工资的,账户余额只出不进,面临的损失也更大,但是需要面对事实,迎难而上。

大家的希望就是疫情早点结束,回归正常生活,那时再把损失补回来。工作发了多少,先用着,等正常上班了再说。

非常感谢回答你的问题,希望能帮到您

关注@乌鲁木齐的小柴 每日报新鲜

4

疫情结束回内地发展去了

5

首先乌鲁木齐何时解封和疫情情况有着直接联系,根据今天的疫情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8例,人数和昨天相比略有下降!但是疫情依旧严峻!目前乌鲁木齐现有确诊病例还有606例,集中隔离人数1.5万人,相比前日有所增加!

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新增确诊虽然有所下降,但是集中隔离人数有所上升,按照目前情况来看,解封时间大概会在8月底9月初有望解封!

疫情期间,大家都没有工资收入,面对信用卡、房贷、车贷、花呗、借呗的压力,让大家举足无措!政府近期下达通知,四类人群贷款逾期,不计入个人征信,到这依然不能缓解大家还款压力,一旦逾期虽然不会影响征信,但是滞纳金还是会产生的,所以大家真的很难!

关于工资问题,其实大家也都清楚,面对疫情企业个个人日子都不好过,基本民营企业都不会给员工发工资,事业单位可能会有基本工资和基本生活保障,也只有医院、社区等正常上班人员才能拿到正常工资!

疫情面前企业面临裁员、倒闭的风险,个人面临着各种贷款逾期,生活费不足问题,所以大家都不容易,大家相互体谅,共度难关吧!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一起在坚持坚持吧!

6

用人单位必须保证最低工资标准。

7

在乌鲁木齐还不知道何时解封,这上班工资又该如何给呢?自乌鲁木齐爆发疫情以来已经两周多时间,目前来看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清零。最让人担心的莫过于封闭后不能上班,导致有可能没有收入来源影响生活。



不过,应该不用太过于担心,连拥有2100多万人口的北京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就让感染人数清零,控制了疫情。而只有350多万人的乌鲁木齐也差不多在一个月左右会清零,不会严重影响上班工资问题。


从7月16日乌鲁木齐通报新增1例确诊者以来,每天均有不同程度的确诊者发现。今日又报告新增28例,累计发现了667例,治愈了75例,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没有人死亡。发现首例确诊者以后,乌鲁木齐迅速采取了行动,对重点人群所在社区,比如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相关的人群社区进行核酸检测,并且继续对其他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核酸检测。



为了快速进行核酸检测,包括重庆、四川、山东、辽宁、吉林等多个核算检测医疗队也奔赴乌鲁木齐参与检测。并且迅速对各种场地进行消杀、运营车辆停运、航班大量取消、停办聚集性活动,对社区实行封闭管理。严格进行防控措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导致大规模的感染扩散。


虽然采取各项措施对疫情防控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上班的各类人群来说心里却忐忑不安,这就是何时才能解封出去挣钱,这段时间工资又该如何发?这与春节期间遇到的状况一样,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开工挣钱,估计员工没有上班就没有工资。当然已经有上班的,估计还是会按照已上班的天数结算工资,保险这些应该企业也会给交上,但如果没有上班估计也就不要想着工资了。



这种意外事情不管是谁也不愿意发生,作为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可能要好一些,如果一两个月说不定还能够保证工资收入。但对于大部分的企业单位的员工来说就可能没这么的好事儿了,有钱的企业大方些可以正常发工资,但大部分民营私营企业还是会执行上班则有不上班则无的方针。没办法,只有自己想办法了,或者了紧裤腰带过紧日子吃老窖过寒冬。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风高扬》。

8

感谢邀请

在乌鲁木齐还不知道何时解封,这上班工资又该如何给呢?

题主问题的核心是在乌鲁木齐还不知道何时解封,这上班的工资又该如何给呢?上班的工资如何给,实际早在2月7日国家就有给出相关规定,说明了关于疫情期间工资应该如何发放的问题:其中有规定,首先来疫情期间不能解聘员工,而且规定不能拒绝来自疫情地区的员工,当然这是是指检测和隔离之后的。

而且还有规定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要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当然每个地方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不过至少工资是少不了的。


乌鲁木齐的疫情何时解封?

从目前情况来看,根据乌鲁木齐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称疫情已经有所好转,所以简单一点来说确实离稳定和结束已经不远了,从7月31日开始新增31例、8月1日新增30例、2日新增28例、3日新增28例,也就是说疫情人数在慢慢的减少。


实际我们也知道疫情的问题确实不容小觑,但是国家确实已经将防控做到了最好,比如疫情问题都是按照北京的标准来的,首先封锁,然后全民进行核酸检测,实际这次疫情确实没有找到疫情源头,但是全面检测完毕之后,疫情人员进行治疗,那问题不久解决了吗?即便是我们找不到疫情的源头,但是全部人检测完毕,我们身边已经安全了。

当然现在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现在尚有15213人在接受医学观察,疫情虽然稳定,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是按照现在情况来看,至少8月下旬基本上就可以控制。

因为人数有限,当初北京确实超过了1千万人进行了检测,从疫情开始到疫情结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乌鲁木齐也是已经快要20天的时间,按照时间来推断,确实解放就在最近,越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确实我们越是要坚持住。


观点和看法:

从客观角度来说。疫情人数虽然还在不断的增加,但是这些都是之前的关联病例,也就是说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所以不用担心,再者就是人数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检测完毕,检测完毕之后疫情人员得到治疗,剩下的人基本上没有问题,如果疫情稳定,实际就会开始复工复查了。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9

针对疫情,当下只要把身体养好,就别想太多,因为事态的发展还不知道是如何解决

10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工资还是不谈了,肚子饿不着就行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