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父母弄上童年阴影的孩子,长大后疏离父母又被所有人指责不
电脑版 2020-11-30 01:05
一个被父母弄上童年阴影的孩子,长大后疏离父母又被所有人指责不孝顺时,该怎么办?:您好!我是心理讲师初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知识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您好!
我是心理讲师初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知识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看到你问题里说,“被父母弄上了童年阴影”,“长大后疏离父母又被所有人指责不孝顺”,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确实,在各种关系中,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亲密关系中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
一方面,我们和父母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同时还要遵循中国传统的“孝道”;再加上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验,代沟有时候会横亘于我们和父母之间,“相爱相杀”有时成了生活的常态。
但是,如果我们不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不处理好和原生家庭的关系,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婚姻关系,包括以后我们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关系,都有影响。
所以,我们要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我的建议如下:
1.重新梳理和父母的关系。我们之所以有童年阴影,有可能是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卡”在了某个地方,或者父母做的某些事情伤害了我们,或者没有满足我们的某些需求等。无论何种原因,我们都需要去重新梳理和父母的关系,看看自己到底“卡”在了什么地方。
2.努力发现父母的优点,放低对他们的期待。比如:可以通过写自己的来自原生家庭“未了的心愿”,把它们都列出来,这样就更清晰了,也会对自己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在写的过程中,有些东西也许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问题,未必真的是问题,这样,就像流水一样,把自己的内心的负面的东西逐渐流出来,也是一个情绪发泄的过程。
要戴着放大镜去发现父母的优点,不对父母过于苛责,不用“应该怎样”去绑架父母。同时,还要放低对父母的期待。这样,如果父母的行为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或者理想状态,我们也不容易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了。
说实在的,父母毕竟比我们大那么多,要让他们去改变多年形成的思想观念,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毕竟还年轻,相比于他们,更容易改变自己一些。
3.和父母建立适当边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按照正常情况,父母也许比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更早,不要等到他们走的那一天,一切都来不及了,再去后悔。
我们可以和父母建立边界,分清哪些是该我们做的,哪些是该父母做的。
中国传统的家庭一般是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难免会发生矛盾;再加上人际边界不清,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让关系恶化。
但是,如果能够分清边界,使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平静地处理和父母的一些矛盾,也能够改善和父母的关系。
4.学会和父母好好说话。好好说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特别是当自己和父母的看法不一致时,能够以平和的语气说话就更不容易了。中国有句古话说,对待父母,最难做到的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这也是“孝”的一个方面。
“我们经常把客气给到外人,却把苛责和伤痛给到自己最亲近的人”,对外人说话客客气气,对自己的家人说话却毫无掩饰,非常“硬”。在父母面前,我们更要学会使用“柔软的智慧”,以柔克刚,也改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如果以上的努力你该做的也做了,但是父母依然不能够原谅你,或者和父母的关系依然难以改善。那你就只能再寻找朋友等支持系统了,和朋友建立亲密关系,来弥补和父母的亲密关系的缺失。
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也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最后祝愿您能够: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获得自信和力量,得到心灵的自由和幸福。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到您,谢谢!
2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比如自我认知。接受不能改变的,比如父母、家庭。
让自己成长起来,当认知范围扩大、能力增强的时候,你会发现,曾经困扰你的很可能只是就不再是困扰了。
3不用管他们,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心情是自己的,何必要把心情的决定权放在别人身上。疏远给你带来伤害的父母代表你还懂得爱自己。那么把自己的情绪决定权也收回来吧。我们不可能照顾所有人的情绪,但是我们可以练习去照顾自己的情绪。
祝你好运,goodluck
4不用多解释,活自己的
5关键父母原先对你怎么样,是不是养大了你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