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为什么传统行业几乎都用Oracle,而互联网行业几乎都不用Oracle呢

电脑版   2020-11-30 00:44  

为什么传统行业几乎都用Oracle,而互联网行业几乎都不用Oracle呢?银行等传统行业很多都是直接买的Oracle,还有weblogic等等这一类,付费不开源的软件。而新兴互

1

首先银行要求绝对稳定性,使用付费不开源产品可以完全责任委托,而且数据库厂商还会有专门维护,省心,省力,安全。

mysql呢,开源产品,稳定性没有o高,如果要深度开发倒是很省事,不过使用mysql就完全要看自己了,银行不会为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定时炸弹找专门团队维护,而且银行交易量很大,但并非像互联网应用一样超级并发,大部分都是内部接口使用,而且分地区都是不同的服务器,每个地区只存储自己相关的数据,比如你从广东给山东异地转账,原始山东账户里并不存你的记录,转了之后山东数据库才有记录,在依赖oracle商业委托的基础下,银行还会有对账,来保证数据一致性。

但是反观互联网企业就不一样了,超级并发,小型机已经不满足这种并发条件了,哪怕oracle足够优秀,所以要使用应对更高并发特制的mysql,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维护,稳定性不如oracle,不过分布式集群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而且mysql因为开源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特制功能。不过大部分企业用不上[捂脸],小公司用啥都一样。阿里重新开发mysql除了自己用外还可以卖服务。

再说一句,阿里其实弃o选m其实除了并发问题,还因为oracle太贵,因为企业要考虑收支,就算阿里利润率也比不上银行[灵光一闪]

2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传统行业里面,IT部门不是主业部门,是属于支持部门,所以地位不高,地位不高的结果就是有功跟你没关系,有过IT就是背锅侠。比如说,业务开展不利了,业务部门的常用借口就是:IT系统不给力啦。这时候IT部门要做的是什么呢?找强有力的背书呀,你说IT系统不行,那我把O记和18M找来做系统,你满意不?O记和18M如果你都不满意,请问你业务部门是不是要到宇宙里找人做系统了?而互联网企业的主业部门就是IT啊,主要的支出就是IT人力成本,所以说要找O记和18M来做,等于是又要增加支出了,那就没有必要了,这批人闲着也是闲着,下道死命令一定要做出来,说不定那帮技术宅还认为这就是对他们的挑战和考验,如果还做不出来就996,再找个有影响力的忽悠一下:996是给你们的福报。

二、互联网企业使用的产品一般都是开源的,但开源的最大优点就是开源,跟商业产品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redis比之于gemfire,MySQL比之于Oracle,DB2,jboss比之于weblogic,websphere,Mule比之于OSB,ESB,MQ方面18M也有非常强的产品MQSeries,另外18M在2011年的时候就有产品可以一次编程发布支持IOS,安卓,黑莓的应用,而且是原生的哦。而传统行业要的稳定性,可靠性,开源产品这方面还是有欠缺的。同时金融行业也要考虑政策性,比如911之后,异地灾备成了刻不容缓的政治性任务,请问当时还不支持事务的MySQL怎么做异地灾备呢?更不用说金融企业的异地灾备不仅要求是数据级而且是要求应用级,也就是说如果主机房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千里之外的异地灾备机房要在规定时间内(好像是1小时之内)上线切换全面运行,其中不丢失数据是最起码的要求。请问现在互联网企业有哪个能做到这个?就算是一些提供云服务的厂商也做不到。而这些O记和18M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而且会有人支持你测试,实施等等,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有背书。

三、还有一点是商业上的考虑,现在传统企业要漂洋出海,拓展业务,当然是选择在全球范围内有声誉的O记和18M合作,一来是有面子,二来这些公司在外国是被认可的,比如说你用MySQL来开展业务,人家监管机构就有理由找茬了,是不是被你们魔改了,是不是有后门等等,你用Oracle,DB2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背书。当然中国金融行业有些狠人还是厉害的,比如说O记有位不长眼的销售平时嚣张惯了,年底为了完成任务,直接把律师信丢到某位传说是司机上位的CEO桌上去了,这位CEO勃然大怒,开始逐步去O了。当然这家企业也是有一定资本这么做的,在中国金融行业里他们算是对IT部门相当重视的企业。

当然了,这些商业软件好是好,但有个共同特点就是TM的贵。

3

你想的思路基本不错!银行主要业务不是互联网,而是借互联网实现银行业务。银行只会选择有企业支持的产品,即使有一个开源产品比Oracle之类的企业产品更好也不会选,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没有企业对应,自家员工能力不足,社区驱动力不强,那么问题将悬而不决,这种情况下的损失远比购买企业服务要高。花钱解决问题,简单粗暴。楼上那位所说的"全方位超过",大家看看就好。

4

感觉其他人答题方向似乎不对!

Oracle这类产品和开源数据库的区别基本上就是两点, 在强一致性方面,也可以说数据安全方面,Oracle这类传统厂商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尤其是结合不连公众网络的内部大型计算机,可以做到稳定和安全都极高的程度,比如10年不关机,不出故障,不出错!开源数据库现在达不到这个程度!

而开源数据库的优势呢,其实就是价格优势, 如果几千几万台服务器部署商业数据库,基本没有公司承担的起这个授权费用的! 开源数据库的稳定和一致性不如传统商用的,但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够用了! 比如你发的一篇文章丢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但这种问题对银行类公司来说就是无法接受的。

其他的什么开源软件的功能多,组件多的,这都是便宜的副产品! 要是商业软件便宜的话,你说开发者会不会在上面开发功能呢?

5

主要是阿里巴巴不想抢甲骨文的生意,

阿里巴巴也不缺钱,没必要去抢甲骨文的生意,中国的银行也都有钱,不在乎被甲骨文敲诈勒索。各个方面都合适,谁也不想打破僵局。

十几年前,阿里巴巴也是用的甲骨文数据库,后来王坚告诉马云,必须自研阿里云和数据库,否则阿里巴巴以后就不存在了,马云也觉得甲骨文太贵,用不起了,就开始了自研之路。

当阿里云研发成功,全面超越甲骨文的时候,甲骨文老板还不知道云计算是做什么用的。

阿里云的数据库只是给自己的平台使用,一直没有进行商业化,所以,不被人知道。

由于,最近中美关系紧张,国家在考虑去美国公司化,能用中国公司替代的,就不用美国公司,尤其这种国家大数据的核心问题,更要去掉美国公司,使用中国公司了。所以阿里巴巴也是被迫,进行商业化。

昨天阿里数据库单独成立数据库公司,进行商业化运营,大家品一下,商业运营。就是为了替换掉甲骨文数据卡来的。

今天阿里巴巴就宣布:今年给阿里云招聘5000名人才。这是大扩张呀。必定有大业务,阿里云有大买卖啦。大家品一品。

6

传统的To B销售差异化定价确实能最大化利润,但目标客户是大公司。跟互联网公司的决策机制匹配不上,更何况还有开源软件的冲击。

去IOE(小机、oracle、磁阵),在我看来,IE去的还是还是比较顺利,但是在oracle上,非常艰难,甚至我认为,非常有可能无法成功。我觉得主要有如下的原因:

1、责任认定问题。

在多数运营商的省一级公司,数据库、中间件、主机的维护部门,一般与负责业务支撑的部门是分开的,而业务支撑的软件是我们写的,这种背景不同于互联网,互联网的软件开发、业务支撑、运营维护基本都是一个部门。而运营商这边,责任事故的认定非常严格,就算是使用oracle、weblogic这种非常稳定的商业软件,出现事故,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如果使用mysql这种,出事就更加难说清楚。

2、成本问题。

去IOE会造成开发成本、维护成本的增加。开发成本,使用oracle,可以将很多计算和逻辑直接交给数据库,而不需要业务关心,这样就使得开发成本大大降低,维护上也是如此,oracle自身的管理已经非常强大,不需要过多介入维护,举个例子,在oracle上,一个几亿的表轻轻松松可以维护,但是放到mysql上,就需要分库,分表这种操作,其中的开发量和维护量不可同日而语。更加严重的是,运营商这边,因为开发和维护一般不是运营商自己来,而是交给第三方,对这方面缺少足够的认知。

3、技术储备。

不管是运营商还是软件提供商,在oracle方面,有了大量的技术储备,转型实际很困难。原来轻松使用sql/存储过程维护的脚本,在mysql下面的维护,基本都需要懂一门语言(如python),但是是运营商这边的一些业务维护人员(如临时写个SQL弄个报表,提取一些数据供经营分析),想要转变真的有些困难。

总之,虽然各运营商都开始去O,但是我并不看好去O的前途,特别是一刀切的去O。对于一些大型的系统的数据库部分,还是建议使用IO(小机+oracle)来做,毕竟,这些系统非常敏感,稳定才是大道理。

你们不要当DB2不存在啊。再说了,你写个答案突然没了你也就骂一下,发工资发到你手里没了你怎么办?你用现在这些连transaction都搞的鸡飞狗跳的新数据库来搞开发,你担得起这个罪名吗?

要是你工资没了也就骂一下,银行保证立马上mongodb。

7

作为一名IT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当前互联网行业确实使用Oracle的企业比较少,但是在Oracle业务逐渐往云端迁移之后,Oracle也是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的一个选项,当然这主要取决于应用场景。实际上,当前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由于考虑到安全性问题,Oracle也逐渐被替换了下来,这与国内数据库产品研发能力提升也有比较直接的关系。

传统企业之所以愿意选择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的Oracle产品,原因往往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降低项目风险,其二是应用场景单一,其三是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说到底就是可用性问题。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开源的数据库产品在可用性方面往往是比较差的,需要有一个较强的技术团队来作为支撑,而这也正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所在,而且通过使用开源数据库产品也能够锻炼自家的技术团队,从而提升团队的研发能力。实际上,当前不少大型互联网公司就是通过开源数据库的使用积累了大量的研发经验,从而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库产品。

从当前大的发展趋势来看,Oracle数据库在国内依然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是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Oracle数据库的应用前景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Oracle早期并没有积极布局云计算,所以导致当前Oracle在云计算领域的份额比较小,而Oracle推动云计算业务也会给自身带来很多问题,这导致未来Oracle的前景并不被很多行业专家所看好。

最后,在当前传统行业纷纷加入工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未来企业应用数据库的选项和方案也会更加丰富,借助于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很多专业服务,传统企业使用开源数据库的前景也比较广阔,这样也能够明显降低企业的软件成本。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8

传统行业,信息化业务逻辑变动不大

1、追求的是很高的稳定性、安全性,Oracle安全稳定。

2、新开发任务不多,用到的新技术也比较少,不会养那么多开发人员,多年来都在用Oracle,也熟悉。

互联网行业,业务逻辑变动很快,不断的有新的需求

1、对功能实现的需求大于对稳定性的需求,所以爱用容易开发的MySQL之类的。

2、功能太多样了,有时候还必须自己优化数据库,改底层代码,所以开源的数据库是首选。

3、互联网公司养了大量的开发人员,也有能力维护一个开源数据库。

白话说,我感觉传统行业像唱美声的,循规蹈矩;互联网行业像玩嘻哈的,玩出极限。

9

我之前在成都实习期做java开发就是用的mysql。现在在做运维就用oracle和sqlserver数据库。就价格而言其实都是免费的,oracle属于大型数据库支持高并发,大访问量,安全性能较高。为什么传统行业要用oracle,我觉得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架构师对哪种数据库最熟悉。这是我个人看法。

10

因为oracle足够优秀,相比mysql基本全方位超越。收费版和免费版区别大了去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